标题 | 高校项目式设计教学实践方法研究 |
范文 | 龙飞 高校实践教学课程是高等教育中考察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式教学实践是根据课程内容将对应的项目任务融入到课程当中,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锻炼专业技能,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性,不成体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践教学现状,结合云南西翥陡坡旅游文化园的导视系统设计为教学案例,尝试探讨项目式设计教学的新方法,为高校教学提供参考。 一、项目式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首先,从教学培养方案上看,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十分突出,已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实习课程来进行教学,教学实践内容是根据任课教师自行制定的,教学培养没有统一标准,学生技能层次差异大;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实践部分是通过已有案例进行分析后再设计,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锻炼了再设计或者设计改造的能力,但缺乏创造能力;第三,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一直采用教材加案例的模式进行讲解,并制定主题进行模拟训练,没有根据实践部分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了解社会平台的设计流程,对设计形式没有亲身的体验,虽然没有绝对理想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定,大多数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新的实践模式进行设计教育,以应对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 二、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需要把握实践原则和相对标准化,由传统的实践的改造型实践活动,转变为创造型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实践从设计项目的整体性出发。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主张从一个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去认识局部,再综合到整体,这是分析和考察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下面以云南西翥陡坡社区白族文化园规划项目中的导视系统设计为例,尝试探讨项目式设计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或学校提供实际项目,实景调研 在实践课程开课之前,应由教师或学校对课程制定社会项目,学生参与项目设计。西翥街道陡坡社区陡坡村白族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是经由陡坡社区委托学校规划设计的一个改造和创造型设计项目,由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实地调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详实了解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文化园位于云南南北向狭长山谷中,居住区依附于两山之间的峡道,在原有规划中,道路已经规划完成,但道路导视系统并未规划。因此,从导视系统设计入手。首先,带领学生作详细位置标记,对引导标识的设置区域进行了严格的测量,根据地形高度和房屋高度配合导视设计都需进行对应标记,并讲解特殊地形的设计方法;其次,考察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对设计复杂性适当加减。项目实地调研让学生能够掌握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方法,进入设计策划阶段。 (二)教师根据项目区域划分讲解设计策划的方法 陡坡社区导视系统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休闲区和商业区导视设计。陡坡休闲区位置处于居民常住区域,应考虑人居环境的因素。人性化是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计体验的基本要求,人性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的场所”。因此,首先提出设计疑难问题,社区中的房屋位置、横跨社区的河流、农林种植区,这三个部分不能变更。陡坡的地理位置迫使房屋依山而建,道路分岔口较多。同时,房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参差不齐,造成视线受阻。由于限制条件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计划了以下几方面: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移步式体验,在需要引导设计的位置做上宽高标记,以及材料名称;其次,以人体平均高度为标准,对标记的位置进行自然光照射观察,记录日照时间,使导视设计的高度和设计形式配合光线变化;最后,制定色彩方案,以色彩心理学中每种色彩给予人的体验为依据,目的为吸引视觉焦点。 西翥陡坡商业区的区域位置属于创造型规划地块,首先让学生了解商业区的规划原则,将商业区动线设计作为设计理念,设计规划从三个层次出发:第一,商业区分为三个空间,消费空间、服务空间、商品空间,商业区属于是流动式的空间,让空间互相产生序列性;第二,明确商业区的整体规划风格,根据风格确定导视系统设计所要使用的材料和造型;第三,提取白族元素,对导视系统视觉元素的使用进行统一布局。在这一部分,学生通过商业区的设计策划,了解到项目设计不仅要考虑项目属性和委托方的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大众对项目的期许。除此以外,带领学生补充项目中未出现但有必要性的设计规划,比如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前往陡坡村的交通虽然便利,但进入社区之前因没有指示图造成不便,道路导视系统几乎没有设立,仅在陡坡社区入口后200米设立了一个牌坊,信息传达模糊,同时,没有社区的简介和规划图;没有明确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人行道路,交通分区混乱。这一部分可以锻炼学生在观察和策划项目过程中学会考虑规划的整体性,在观察项目的缺失中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三、结语 项目式教学实践方法的研究发展必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中国对部分高校实施独立负责原则,相关院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建立完整的项目式教学系统,利用企业中的社会项目资源,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检验教学成果,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的无缝连接,但并非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在短期无法实现学校和企业长期合作的阶段性中,如何应对教学实践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