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展生涯指导为学生洞开未来世界的“门”
范文

    季丽琴

    摘 要:生涯指导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规划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文章从班级文化建设、心理班会、学科渗透三个维度分析初中阶段生涯指导的路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学生发展;生涯指导;文化建设;学科渗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8-0018-02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发展指导逐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发展指导包括生活指导、学业指导与生涯指导。对于广大学生而言,生涯指导主要就是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逐步培养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意识和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以系列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正如叶澜老师所强调的,生涯指导就是“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又该怎样开展生涯指导,为学生们洞开一扇扇通向未来世界的“门”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班级文化“搭建”自主发展的阶梯

    教师在学生入学初期应抓住他们对新学年、新的学习环境所特有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引导他们描摹自己理想的班集体、老师、同学以及自己的模样,围绕主题“我的班级蓝图”,以手抄报或电子小报的形式呈现交流。这样,能让学生的成长有目标,未来有规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因此,要做好初中生的发展指导,教师必须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尤其是文化主题墙的布置。在带2015级10班和2018级9班时,笔者在班级的文化墙中设置了“梦想的阶梯”板块,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去憧憬未来的职业,由此规划达成这一职业所需要积累的知识与学识、道德与修养,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即学生所要接受的教育,不仅有远期目标的理想大学及专业,而且有近期的每个学期的阶段目标,甚至是现阶段每月、每周、每天的“小”目标。当然,这些目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会引导学生根据发展现状进行“近目标”的微调整,让文化墙能够不断吐露芬芳,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引领功能。

    如果说入学初的“我的班级蓝图”侧重于引导学生粗笔勾勒初中三年的生活蓝图,在他们年幼的心田栽下梦想的种子,那么“梦想的阶梯”则重在指导学生认真审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合理依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细致规划自己未来的成长路径,是为了激励其为梦想之树灌溉、除草、施肥,修剪枝丫,促使其茁壮成长。

    二、心理班会“探寻”自主发展的路径

    一个完整的生涯规划包括职业生涯方向、生涯目标设立和发展通道建设三大要素。而职业生涯方向的确立又依赖于学生对自我取向系统和环境探索系统的认知与建设。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能有效管理学习和生活,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

    正确认识自我,是学生合理规划未来的起点;悦纳自我并积极寻找完善自我的路径,则是学生达成梦想并成为未来社会的理想建设者的关键。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心理班会或学生发展指导课的育人功能,以系列课程和丰富的体验式活动,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启发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教育。例如,在初一阶段,笔者就曾开设心理课“悦纳自我,同伴欣赏,你我共成长”,以“彩笔绘自我”“我为你颁奖”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每一个“我”的特点;学会欣赏自己,认识自己所擅长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寻找完善自我的密码。初二阶段,笔者根据学生群体所呈现的浮躁心态或者自卑心理,开展了“我不是‘爱迪生”的心理班会课,以“龟兔赛跑”“平凡亦可不凡”等体验式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效能,学习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初三阶段,围绕毕业与升学这一主题,笔者又组织开展了“为你打开一扇窗——初中生职业规划指导”,以“我以我眼看职业”“我以我心抒职业”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职业的多样性、选择职业应考虑的多重因素,以及达成职业梦想的路径与方法。

    三、学科渗透坚定自主发展的信念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教师理应肩负的教育职责。2017年所推出的部编版教材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需求,强调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理念。所以,各学科教师应以自己的课程为阵地,自然渗透德育,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作为语文学科教师,笔者充分挖掘课程中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要素,促进学生正向发展。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古诗文中曹操的《观沧海》、诸葛亮的《诫子书》时,笔者就借助“知人论世”环节,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走近作者,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意图,从而理解曹操的宏伟志向和诸葛亮劝诫儿子的殷殷之心。在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时,笔者又以“含英咀华,谈古论今”环节,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自身成长的要素,即人应该有理想,以此激励自己一路前行;而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避免荒唐险躁。

    又如,教学散文《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假如我是史铁生/海伦· 凯勒”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揣摩文中刻画人物心理的相关语句,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身处逆境的绝望以及得到帮助后心灵顿悟的不同感受,从而使他们懂得人生难免遭遇挫折,但只要热爱生命,怀揣着坚定信念,就能找到正确方法摆脱困境,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在教学小说《植树的牧羊人》时,笔者设计了“为你颁奖致辞”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牧羊人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叹人物在荒漠默默种植树木绿化改造自然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明白人生的选择需要毅力与意志,要甘于寂寞与宁静。

    四、結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段旅行,那么生涯规划就是一幅地图,生涯指导则是培养学生查看地图、设计路线的能力。在初中阶段开展生涯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理清发展方向,找准目标,选择合理的路线,达到“既定的人生站台”,获得生活的技能和幸福的技能,成就精彩人生。拥有生涯规划意识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是个人达成未来理想的路径,为己所需,为己所要。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自我,是他们前行的动力。当教育面向未来,触及心灵,初中生涯指导也为学生洞开了未来世界的“门”。

    参考文献:

    [1]刘建.初中班级工作难点突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蔡世玲,洪向阳.高中生生涯发展导航[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3]何妍,王策.开展生涯教育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0).

    [4]沈蓓莉.激发初中生自我内驱力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学,2018(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