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 |
范文 | 摘 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图书馆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服务;现状 目前,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日渐完善,但在农村文化建设依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就更显重要。 1 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现状 1)农业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各大农业图书馆从2000年开始进入数字化,2013年11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正式启用,此外还有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于2000年建立的农业数字图书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成立的国家农业数字图书馆、中国农业数字图书馆以及北京农业数字图书馆、上海农业数字图书馆、天津农业科技图书馆等相继成立。 2)服务方式多样化。针对农村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不断发展,多个地区市县村图书馆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一些省市图书馆在乡村建立分馆,共享数字资源,定期更新分馆馆藏资源;设立流动图书站,定期或不定期送书下乡;一些机构和个人也开展了一些送书下乡的活动;将计算机技术与服务农村结合起来,开通了手机图书馆,让一些懂电脑和手机的农民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 3)服务内容多元化。部分地区图书馆在面向农村的服务中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传统的文献资源服务方面,图书馆根据农民需求,采购一些关于国家政策法规、种植养殖技术、医疗保健等书籍,供农民阅览。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针对农民开展了延伸服务,例如重庆图书馆在春节时帮助农民工在网上购买火车票,并推出“农民工免费返乡大巴”。 4)图书馆开展各种活动服务农民。部分图书馆针对农民需求开展培训,例如淮安市图书馆开展“农家课堂”工程,内容涵盖时势政治、文化普及、人才培养、科技培训等。部分图书馆开展阅读比赛、朗诵比赛、播放电影等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吸引农民。 5)农家书屋蓬勃发展。2007年3月,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截止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600449个,提前三年完成建设任务。每个农家书屋都会配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由农民自己管理。 2 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缺乏长效管理机制。许多图书馆面向农村的服务都是一时的,没有长期规划和长效的管理机制。很多“送书下乡”活动都是短期的活动,只开展一次或一段时间。此外,有些村的农家书屋成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形象工程”,出现了国家、省市领导人员高度重视,而个别乡镇村领导干部不够重视的情况,很多地方重建不重管,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甚至有些书屋基本处于不开放状态。 2)图书馆服务主动性不强,各图书馆间缺乏规划与协调。很多图书馆还固守着单一的服务方式,等着读者上门,这样缺乏主动性的服务面对文化水平不高主动性不强的农民,效率差,服务效果不明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现代农村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内容涵盖诸多领域,任何单一类型的图书馆都无法满足。 3)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信息意识淡薄。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和信息贫困。我国城乡居民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而城乡经济收入的“马太效应”带来城乡信息的“马太效应”,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逐步加深。 3 如何提高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农家书屋等乡村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农家书屋馆藏结构;请专业的图书馆员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管理人员及其管理更加专业化;日常管理方面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体现以农民的为中心,方便农民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2)提高图书馆服务主动性,建立统一的合作平台。图书馆员要及时与农民沟通,了解其需求。面对农村、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主动上门服务,部分图书馆采取的编制实用性小册子,应该被广泛推广。构建图书馆统一合作平台,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坚持免费服务为原则。中心图书馆做好规划部署、组织推动和业务指导工作,采取“联合图书馆、流动公益讲座网、流动展览网、流动培训网”等服务方式,通过“图书馆连锁服务网”平台,形成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 3)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服务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即根据涉农用户本身的信息需求,通过对涉农用户需求特点、习惯、偏好、服务记录的分析,主动向涉农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要的服务。还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农业特点开展服务。如根据当地种植业的情况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的资料;根据养殖业的情况提供动物疾病防治等信息等。此外,对于重要企业和养殖大户的服务可选择一对一指导,增强针对性,提高服务质量。 4)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作为图书馆,在传播农产品信息,活跃农村市场的同时,还有必要向农民讲授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识别真假信息、如何尽快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應紧密联系农民身边常会发生的事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农民从中看到信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真正起到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作用。 5)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农业院校的优势。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秀的人才和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专家等,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选取恰当时机,将这些新技术、新成果编辑成册,免费发放,并请有关的农业专家配合,设置咨询服务台对农民给予现场指导,积极向农民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可以让专家深入农村,开展讲座,进行科普、法律规范和农业知识的培训。 总之,面向农村图书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这不仅要求各级图书馆在了解农村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图书馆主动性,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模式。还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关注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并且给予支持。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崔淑贤,赵海泓.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新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07,12:107-109. [2]何明祥,孙耀,岳广飞.“以农为本”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架构的研究[J].现代情报,2010,03:58-60+63. [3]赵虹,徐跃权.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92-96. [4]刘陆军.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03:93-96+80. [5]汤曼,王秋云.构建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02:8-11. [6]梁爱民.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为三农提供有效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7:19-20. [7]刘凤侠.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01:61-62. 作者简介 关影(1991-),女,满族,黑龙江绥化市人,管理学硕士,中山市第二中学,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