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档案服务社会化视野下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研究
范文

    许龑心

    摘 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写作成为写作的主流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写方式,一些知名作家的手稿、信札等文学档案成为稀世珍宝,掀起了一阵文学档案的收藏热潮,文学档案的价值也水涨船高。基于此,本文在档案服务社会化的视野下对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我国现阶段文学档案的征集和利用问题,并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意义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效率。

    关键词:档案服务社会化;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问题;措施

    “文学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档案,与一般意义上的档案既存在着交集点,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学档案通常为作家的手稿、通信、照片以及音箱资料等,是一种以文学作家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化产物,并且经过了再次思考和创作,记录了作家的创作过程以及思考过程等,是无价的资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此,在档案服务社会化视野下,档案服务工作人员要正视文学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做好征集与利用研究工作,保证文学档案的完整性。

    1 文学档案的实际价值

    文学档案与一般的档案相比,其内容方面普遍存在着原始资源的缺失问题,文学档案的记录性没有一般档案那么准确、完整,但是它的实际价值确是不可估量的[1]。一方面,文学档案中的作家手稿、手札等,大多数都是以档案记载为核心的产物,其中记录中作家创作的整个过程以及思考过程等,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还原度很高,例如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等。另一方面,文学档案中的往来书信,作为作家与好友的私密性交流档案,可以真实、生动的表现出作家与他人的交流,其中包含了作家真实的情感、想法以及重要文学事件等,已经超越了普通档案的功能,富有一定的人文特征和情感特征。

    2 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文学档案征集政策不完善

    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27家文学档案馆,包括老舍纪念馆、巴金纪念馆、河北文学馆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等。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为我国主要的文学档案收藏和研究场馆,在建馆的35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征集并利用了大量的文学档案,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但是,从我国文学档案的整体征集情况来看,国内的文学档案征集和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政策建设不完善,缺少稳定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我国文学档案的征集主要以无偿捐赠为主,具有明显的被动性,没有长期的规划,并且作家信息与征集信息不对称,使得很多知名的文学档案被“家藏”,征集工作实效性低。

    2.2 文学档案实际利用率有待提升

    文学档案的征集工作由于缺少主题性和目的性,使得文学档案的征集工作变得碎片化,同时缺少完善的评估体系,导致文学档案的征集和利用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从而直接导致文学档案被征集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利用率较低。文学档案馆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其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为了征集文学档案而单调的开展工作,而是要在工作中不断丰富文学档案资源,实现文学档案收藏价值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发挥出文学档案的教育职能,进而提高文学档案的利用率[3]。

    2.3 文学档案征集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文学档案的征集是一项覆盖全社會的公共性工作,社会各界对文学档案征集的认可与信任是决定文学档案征集工作效果的核心。我国现有的文学档案馆藏大多数都是来自作家或者相关文学机构的无偿捐赠,虽然文学档案的资源丰富,档案数量也很多,但是由于认识与理解的程度的不足,文学档案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普遍较低,社会影响力不足,社会人们对于文学档案的征集缺少认可和信任,使得文学档案的征集工作困难重重。

    2.4 文学档案征集资源逐渐减少

    文学档案征集的对象主要是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例如手稿、手札以及信件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文学创作的书写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文学作家更多的开始使用电脑进行创作,文学档案变得电子化和信息化,而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则越来越少[4]。书写方式的改变导致文学档案的征集工作愈加困难,不利于文学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文学档案征集要积极寻找新的途径,扩大征集范围,创新征集策略,进而确保文学档案征集工作的有序发展。

    2.5 文学档案社会化服务质量差

    我国文学档案馆的建设缺少科学性,没有在档案社会化服务与社会大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关系,文学档案馆在日常的档案征集和利用工作中都没有以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为基础,也没有考虑到社会大众对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导致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档案社会化服务以及公众需求三者之间出现了非良性的循环,造成文学档案社会化服务质量变差,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均出现了工作的滞后或者失效。

    3 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的优化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文学档案征集政策

    档案服务社会化视野下的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工作开展,必须在科学、完善的档案征集与利用计划下实施,以此才能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才能保证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国内的文学档案馆要建立长期的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以现有的馆藏为基础,突出广泛征集与重点利用的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的文学档案征集政策,既要确保工作开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又要确保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5]。文学档案馆需要通过征集政策的建立去明确征集对象和范围,确定征集主题,并根据征集目标制定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另外,文学档案馆还需要结合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现状制定科学的工作评估体系,对每一个阶段的征集与利用工作进行评估,做出工作总结与成果展示。

    3.2 科学制定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计划

    现阶段,我国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征集比较被动,利用效率低。为此,文学档案馆在今后的工作发展中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文学档案的征集现状,结合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工作问题科学的制定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计划,以此提高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效率,推动文学档案馆的建设发展。例如,文学档案馆在进行征集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反哺”的工作计划,即打破以往单方面向索取限制,与文学档案实际拥有者建立长久的管理,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以此创造一个良性的征集与利用循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明确指出,向国家捐赠具有收藏价值档案的个人或组织,档案馆应当给予奖励。同时,档案馆在接受捐赠者的无偿捐赠以后,不能直接的“拿走”就不再联系,而是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展览活动、座谈会等,让其与文学档案还存在联系,以此才能激发社会大众的捐赠热情。

    3.3 加大文学档案征集的社会宣传

    文学档案征集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社会认可和重视,并且大多数的文学档案都是收藏者的“心头肉”,不会轻易的无偿捐赠出来。所以,为了有效推动文学档案的社会征集工作开展,档案馆需要联合起来,通过成立文学档案协会、文学档案研究中心等方式去扩大文学档案馆的社会影响范围,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的地位与知名度。与此同时,文学档案馆要联合发表文学档案征集工作的意义与必要性,让社会大众认识到文学档案征集对于我国文学发展的必要性,鼓励他们积极的捐赠文学档案,为国家文学档案工作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6]。档案馆要合理的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与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宣传范围,拓展宣传渠道。

    3.4 扩大文学档案的征集范围

    针对我国文学档案征集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文学档案馆需要结合目前的工作现状,通过合理的分析与预测,不断扩大文学档案的征集范围,并以现有的文学档案为基础构建文学档案征集体系,提高文学档案社会化服务质量。为此,文学档案馆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日常的征集与利用工作以外,还需要尽到记录和保护过去的义务,利用有限的文学档案去构建出内容丰富的文学发展历史以及档案征集史等,为今后的档案查考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随着书写方式的改变,文学档案的征集范围要扩展到口述、代述等方面,进一步扩展文学档案的征集渠道,增加文学档案征集的深度,将文学档案征集的过程进行动态的管理,突出征集主题与重点,将文学档案征集纳入文学史的一部分。

    3.5 提高文学档案社会化服务质量

    文学档案馆除了具备档案收藏的功能以外,还应该具备展览、研究以及教育等一系列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要合理的利用馆藏资源去开展社会化服务,例如定期举办文学作品展览会、开展文学作品讲座等社会公开互动活动,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去进行档案资源征集与利用,提高文学档案社会化服务质量。同时,在针对国内部分著名文学作家的手稿、书信以及手札档案的利用时,要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向社会大众进行文学方案的准确解读,实现文学档案资源利用最大化,将文学档案更好的应用于民,吸引社会大众积极的参与到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工作中来,了解文学档案的价值,以此促进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的顺利开展,不断丰富文学档案资源,提高文学档案利用效率。

    4 结论

    總之,档案服务社会化视野下的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现存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也充满着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有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立足于现阶段的工作实际,根据档案征集与利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政策、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加大社会宣传、扩大征集范围以及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等,进一步提高文学档案征集与利用的效率,推动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档案服务社会化视野下文学档案的征集与利用[J].档案天地,2020(01):33-36.

    [2]王雪.作为集体记忆资源的文学档案[J].山西档案,2019(1):102.

    [3]侯国贤.如何使档案资源的社会化服务价值实现最大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7,000(015):119-120.

    [4]陈志伟.档案服务社会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5,000(004):102.

    [5]徐频.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的开发利用[J].文学教育:中,2015(6):130-130.

    [6]陈艳德.公众服务视角下档案社会化服务[J].科技经济导刊,2018,000(015):237-23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