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寻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
范文 | 张娜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供给侧改革所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如何探索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以及如何解决当今高等院校中供给侧出现的弊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围绕该主题,阐述了现代高职院校供给侧的现状,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problems in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explore the new path of supply side reform, and how to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supply si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Based on the them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upply side of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new path of supply side reform. 【關键词】高职院校;改革;路径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orm; path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100-02 1 引言 “供给侧”的概念实际上是引用于西方经济学,但又不同于经济学,主要是指对社会职能的外化,为社会提供它所需求的专业人才、科研成果、教育研究和文化需求等,高职院校就犹如一个生产车间,是高等院校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技术的研发,为社会提供人才。由于高职院校是供给侧的核心所在,所以论文通过探寻在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间接地寻找国家、社会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路径。 2 高职院校“教育供给侧”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的供给必须是高效、优质的,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实用的科技成果,保证高品质,只有这样,对于人才的需求才会源源不断,才会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如果教育的供给是低品质的,人才专业不过关,技术不达标,这样的人不会受到社会上的重视,很难有好的工作机会,高职院校是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如今教育的供给侧正面临着人才专业不过关、技术不达标、高品质的人才不足、品质人才过多等现象。 2.1 学校的学风建设存在问题 在现在的院校当中,学生学习不积极,学习态度不端正早已成为普遍问题。首先,在考入大学后,有很多学生就荒废学业,抱着“混”的态度去学习。在考试时作弊现象严重,助长了一股不正之风,因此学生旷课、逃课情况经常发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学校培养人才的成果也达不到预期。其次,学校专业设置落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专业设置早已过时,学生面临毕业后择业困难的问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再有,一些院校的老师缺乏责任心,教课过程单一乏味,一味地使用PPT,导致学生兴趣全无,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出现厌学现象,进而逃课、旷课。学风建设只停留在口头,无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如此恶性循环,将会使高职院校在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时出现人才专业技术不过关的现象[1]。 2.2 教育供给侧改革结构性矛盾 高品质的人才必然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人才,优秀的教育产品,优良的科技成果,都会深受市场喜爱。高品质的人才供不应求,市场出现高品质人才短缺的现象,同时出现人才供给缺位,比如一些高职院校,教育能力强,声望大,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能力过关,这样的人才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学生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这边出现了高品质人才不足,人才短缺的现象。相对而言,低品质的产品,则必然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这也出现了低品质产品“过剩”“滞销”的社会现象,高职院校所提供的产品不过关,技术不过硬,服务品质不高,必然会导致供给与需求错位,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高品质供不应求,低品质出现“过剩”,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高职院校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深刻反思自身在人才培养上出现的弊端,明确自身对社会、国家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努力改革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取得进步。 3 “教育供给侧”改革新路径 3.1 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一个高职院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不仅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影响学校本身的整体实力,因此建设良好的学风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 3.2 完善院校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树立起严格而合理的学校管理体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规范学生的出勤、考核,严惩学生考试作弊的不良行为,严格控制学生上课学习状态,对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打闹、逃课的现象要给予相应的严厉惩罚,使用制度约束他们学习,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学院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奖励制度,最为常见的便是奖学金制度的设立,以此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与此同时学院还可以设立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等荣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营造良好的学风。 3.3 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许多院校的教师讲课形式单一、枯燥,一部分老师甚至只用PPT授课,黑板上的字迹寥寥无几,这也是学生上课氛围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为培养良好的学风,首先应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上课气氛,不断更新教学方案。 3.4 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进行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让他们从心底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这也使得教师授课没有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影响的还是学生和教师本身。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提高,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去拓宽视野,多去参加一些讲座、演讲会,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以及自身兴趣、爱好。 3.5 优化院校的人才质量以及科研成果 人才的培养是学校的根本,学风建设便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以及优秀品质的基础,只有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才能解决当今教育供给侧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其次是在培养学生时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研讨会,还有相关科研项目,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比赛活动,增加自身阅历,提高自身实力。 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品质和人才质量,院校向社会提供的不仅仅是专业的人才,还有优秀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的优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院校声誉,加强师资的引进。提高科研质量首先要拥有合理的定位,科研成果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造福国家和人民,在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内培外引,引进外校先进的技术和設备,培养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以后院校的发展打下基础,最后壮大团队,培养本校自身的独特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院校的声誉,有效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才,创造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研究成果。 3.6 增强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效能 拥有高品质的人才与技术还远远不够,还需让这些优秀的成果得以应用。学校首先要树立优秀的服务意识,培养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立志为社会、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拓宽自身的服务范围,让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院校的宣传,加强组织管理,优化服务保障,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范围设计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从而保障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提高服务质量。 4 结语 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的问题,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资金、资源、政策,社会的舆论支持,以及对当代教育的维护等,都会影响到供给侧的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大胆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创造丰富的科研成果,满足社会需要,从而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岳军.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旅游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7(03):65-6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