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铁路集装箱节点站运营效果评价 |
范文 | 钟玉满 【摘 要】论文构建了包含运量需求、经济环境、交通基础环境和行政环境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铁路局的23个集装箱节点站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运营效果进行了评价。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traffic volume dem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raffic basic environment, and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 It takes 23 container node stations of a railway bureau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evaluates their operation effect 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关键词】集装箱节点站;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法 【Keywords】container node station; evaluation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29?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7-0191-02 1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修建或者规划了很多规模不同、功能各异的集装箱节点站,从既有节点站分布来看,在布局上存在东部多、西部少的现象,且大部分城市在规划建设时盲目求全,导致分布过于密集,出现货运量分散、货运设施闲置等现象[1]。因此,对这些集装箱节点站进行研究和规划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集装箱节点站的运营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分析,为集装箱节点站的整合和优化提供依据[2]。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运量需求、经济环境、交通基础环境和行政环境四个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 3 实例分析 3.1 铁路集装箱节点站布局评价过程 本文以某铁路局的集装箱节点站(a、b……w)为研究对象,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流程,首先建立原始样本矩阵。铁路集装箱运量为集装箱总运量(单位:万吨),铁路货运发送量可以反映节点站规模的大小(单位:万吨),固定资产投资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单位:亿元),地区工业增加值反映了企业对GDP的贡献(单位:亿元),公路网密度体现了运输的通达性(单位: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网密度采用该地区的均值,但不作为主成分分析的指标,只作为一项考虑因素。地区行政级别可以反映运输需求的大小,本文规定,直辖市、省会、地级市、县级市数值分别为7、5、3、1。样本矩阵Y如表2所示。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只有成份1的特征值大于1,解释的总方差为80.246%,因此,本文提取一个主成分F。 用X1、X2、……、X6分别表示各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由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F=0.892X1+0.887X2+0.948X3+0.934X4+0.883X5+0.826X6 3.2 评价结果分析 將23个样本的标准化数据带入式10,得到主成分得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到最终结果(见表6)。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a和p的得分远高于其他样本,说明二者的运营效果很好,运量需求较大、经济水平高、交通运输网络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国内各个城市和港口的重要节点;s、u、k、w、n、g的得分均为正值,说明得分高于总体均值,是进一步提高设备能力、运输能力、装卸能力的重要发展对象;而c、b、f、e、l、v、r、o、h、t、d、q、m、i、j的得分较低,可适当关闭一些运量较小、设备老旧、规模较小的集装箱节点站。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一套集装箱节点站运营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运量需求、经济环境、交通基础环境和行政环境四个方面,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某铁路局的23个集装箱节点站进行评价,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优化节点站布局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炜.辽宁省物流节点布局及其优化研究[D].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 【2】宇海龙.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