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分析 |
范文 | 摘 要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还未成熟,潜伏着许多风险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在有效管控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之上,我国金融行业才会减少动荡,实现更稳健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现状 对策 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缺乏监管,诱导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对全球金融业破坏力极大的次贷危机席卷而来;巴林银行的倒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松散的内控和不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些深刻的教训都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我国,由风险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金融案例也不罕见,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深圳发展银行贷款案等等,这些无不警示国家、行业及公司内部必须重视对风险的管理,否则,金融行业难以获得平稳长足的发展。 只拥有少量的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的商业银行,主要从事的是货币的负债经营,它是以经营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资金融通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的特殊化和负债来源的多样化,导致商业银行经营货币存在广泛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这与经营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一般工商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以及与之配套的风险管理措施也具有独特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则是指运用各种完备的机制体制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等各种合法、有效的手段将这种风险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以此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促进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旨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协议推动了各国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的意识,促进了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完善了内部评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风险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虽有所进步,但其发展还未成熟,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比较凸显的问题如下。 一、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及其体系发展的不完善,这导致其风险管理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在相应的行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及时地加强风险管控,放松了对商业银行运营的市场约束,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行业风险,与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原则背道而驰。 二、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如今,一些发达国家已不断设计、研制并实施了计量风险的各种模型,在风险管理的实用性和计量的精确度等方面有了大幅的提升。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单一,计量误差偏大,适用性较低,研发力度较弱等一系列问题都预示着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只有对本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给予及时、恰当、精确的衡量才能真正地将风险降到最低。 三、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经营目标。但在我国,商业银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业务经营和获取利润等方面,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一旦降低了对风险的管控,经营水平就会降低,收益也会随之下降,这不但不能更好地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甚至会阻碍收益最大化的实现。国家也未对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较弱的宏观监管力度在客观上给予了行业发展的松散环境,不利于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风险管理人才缺失 我国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到位,主要还是因为对风险管控的重视度不够。例如,相关从业人员的资历认可机制不健全,未建立完善的考核、评审制度。同时,雇员绩效方法的落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使得国内现存的高技术风险管理人才很可能会被国外的一些“人才吸引”的优待政策所掠夺。这不单单是人才的流失,也是国内整个金融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五、相关对策 面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突出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下列几项对策: (一)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拥有一个完善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和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银行内部应该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建立权力制衡的有效机制,各司其职,相互制约。银行应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构建以其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建立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管制度,主要包括健全内部授权审批制,完善内部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稽核,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 (二)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全行风险管控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银行是否具有及时有效的甄别风险并将风险最小化的能力。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向只停留在对资产负债指标和头寸管理的层面上,对相关比例的简单分析(仅对静态财务数据的计算得出的一系列比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基本建立在账面价值之上,而忽略了对市场价值分析的重要性。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识别技术和建立风险评估系统,能以更高的精准度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明确风险所处的级别和状态,这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至关重要。 (三)树立全面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全行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全行树立的全面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就如同一种强大的软实力深入到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不断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和治理。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严密的内控机制并严格实施,在全行建立一种高度风险管控的氛围。同时,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业务操作上严格要求自己,防范操作风险;在业务技能上积极提高自身水平,将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四)规范信息披露和加强市场约束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三大支柱”之一即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商业银行应当向社会及时披露关键信息,主要包括资本构成、风险资产及计量标准、内部评级系统及风险资产计量法、风险资产管理的战略与制度等。信息披露能使市场参与者评估具体银行的风险结构和资本充足问题,而市场约束机制则能够持续地监督银行,让市场参与者参与评估银行的风险,促使商业银行谨慎地开展各项金融活动,提高外部监管的可行性和及时性。 (五)加强金融监管 经济全球化中尤其是资本的全球化使金融行业的“蝴蝶效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快的速度波及更广泛的区域。当市场经济存在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时,这就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法律或政令的形式授权中央银行对本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机制(机构准入、业务准入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保护金融业公平竞争;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日常监管和信息披露监管等,切实维护银行、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为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简介:吴潇文(1992—),女,四川巴中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少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 [2] 刘劲.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