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盈余管理对所得税税负影响的实证研究
范文

    高建军

    

    

    

    【摘 要】 以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盈余管理程度为自变量,非应税利润为因变量,研究了非应税利润与总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板盈余管理程度大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大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企业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比较普遍,开展盈余管理操纵的自由度比较大,因此应该要求企业披露其应纳税所得额,加强会计准则制度建设,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合理操纵应税项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所得税税负; 非应税项目利润; 中小企业板; 创业板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06-0132-05

    一、引言

     会计利润作为企业财务信息中的参考指标,对企业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盈余作为考核企业薪酬水平的一项标准,是企业实力的象征[ 1-2 ]。许多企业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会计盈余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企业上市的条件,同时也能达到控制会计盈余标准的目的。纳税筹划作为企业会计盈余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 ]。王金红提出应通过纳税筹划的方式来减少当期的税额[ 4 ];孙雪娇以SFAS109与CAS18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为主线,从递延税项与会计—税收差异两方面开展研究[ 5 ];程柯以价格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与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价值相关性[ 6 ];胡婷通过考察会计利润、所得税差异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会因为利润操纵所得税成本[ 7 ]。本文为了达到协调企业盈余管理与纳税筹划的目标,通过引入非应税项目利润这一指标,考察企业非应税项目利润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从真实活动管理与应计项盈余管理两方面对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进行考察,并通过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相关样本,参考已有计量方法构建模型,最后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实证分析验证了盈余管理与税负之间的交互关系,为今后盈余管理的发展提供数值参考。

    

     二、盈余管理研究设计

     (一)提出假设

     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利用财务会计报告,通过操纵会计利润以达到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第二种通过调整应计项目中的税会差异来完成对企业税负的操纵。当期盈利的公司间都存在着同一种行为:在盈利的同时,并不会相应提高应纳税所得额的额度,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根据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对非应税项目利润的把控,可有效减小所得税成本的动机。纳税筹划与向下盈余管理的目的保持一致时,可有效减弱企业对非应税项目动机的控制。

    进一步提出以下假设。

    H1a:非应税项目利润受向下盈余管理影响的程度较小;

    H1b:非应税项目利润受向上盈余管理影响的程度较大;

    H1c:非应税项目受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影响较大。

     所得税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共同影响着企业所得税的大小,税率越高的公司逃税避税的动机越明显,在假设H1c成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

    H2:企业操纵非应税项目利润与企业利润呈正比例关系;

    H2a:税率越高的公司,获得的利润也越高。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以2010—2016年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除去以下与研究目的不符的公司:(1)企业当期所得税税负为零;(2)企业财务报表中没有披露企业所得税税率与所得税费;(3)企业当期亏损严重;(4)沒有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5)企业存在多个所得税税率,影响上市公司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性。

     截至2016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684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869家,根据以上样本选取的准则,对数据样本进行整合分类,共得到5 291条数据,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1 812条数据,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3 479条数据,利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等处理。

     (三)研究变量选择及变量测算

     1.因变量

     将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INBTD)作为研究的因变量,借鉴叶康涛的测算方法,对操纵性应税项目损益进行计算,得到表1所示的所得税纳税主要调整项目。在我国的税收制度下,上市公司会计会根据利润计算所得税,并对会计利润的部分项目进行调整。

    2.自变量

     (1)盈余管理程度(EM)。应计项盈余管理(Accruals)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M)是企业在估算盈余管理水平时常用的两个方面。

     (2)所得税税率(Tax)。税率越高的公司,为避免缴纳过多的税负,会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来达到减少纳税额度的目的。

     式中:Accruals——应计利润总和;PPE——固定资产原值;INT——无形资产原值;?驻REV——主营业务收入变化;?驻REC——应收账款变化;?着——操纵性应计项盈余管理(Inaccruals)。

    (3)税率与应计项盈余管理的交互效应(Tax*Inaccruals)。

     3.控制变量

    从动机、能力及机会三方面提出需要控制的变量。(1)动机。外部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管程度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而变化,负债率越高,监管越严格。本文引入资产负债率(DEBT)作为需要控制的变量。(2)能力。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会使得非应税项目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入资产规模对数(Lnsize)作为控制企业规模对因变量的影响因素。(3)机会。考虑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差异,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纳税申报的影响,加入外部审计(Audit)是否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虚拟变量。

    (四)构建实证模型

     通过构建实证分析模型来实现对税率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考察以及对所得税税率和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关系的探讨。建立以下模型:

    三、盈余管理对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税会差异分析

     中小企业板的平均值要小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这表明企业的纳税调整项增大了企业所得税的基数,应纳税所得额将会大于会计利润,造成企业缴纳更多的所得税。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标准差分别为5.9%和6.5%,差距较大。由于各公司的税会差异值有正有负并且可以相互抵销,使得平均值的差异较小。通常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应大于会计利润,但从统计数据中可知,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样本数据中有一部分税会差异值为正,这表示企业并未全部缴纳所得税,可操作性较大。

     2.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分析

     对模型一进行项目回归,可得到上市公司的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情况,如表2所示。二者的拟合程度都很低,创业板上市公司R2值为6.31%,中小企业上市公司R2值为9.53%,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很大空间操纵非应税项目利润。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税会差异较为明显,受自变量的影响较为严重,且投资收益影响最大(0.79)。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因变量受财务费用的影响较为严重,并且受投资收益的影响最大(0.93),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太明显。综合来看,两种上市公司间的税会差异在非应税项目的操纵方式上存在着不同。

     利用表2中的系数值求得税会差异拟合值,并根据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值的计算方式,求得所需损益值。研究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总体平均值大于0,但在1 812条数据中有超过一半的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都小于0,即超过一半的创业板向下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并且在所有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失中有一半的盈余管理水平大于0,说明减少非应税项目利润会使企业实际税负增大,创业板上市公司操纵非应税利润避税的动机较弱。而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说,总体平均值大于0,且3 479条数据中有3 015条操縱性非应税项目利润大于0,说明中小企业板操纵非应税项目获得利润的机会更大。

    3.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

    税率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如表3名义税率描述性统计所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差别不太明显,但在同一板块内部,企业名义税率差异较大。创业板中税率较大数据的数量要比中小企业板样本中都存在的大很多,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较中小企业板而言,在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4.企业实际所得税税负(实际税率)分析

    通常利用所得税费用或者利润总额来衡量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中小企业板的平均值0.14657小于创业板的平均值0.17020,创业板的实际税负更严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减少企业税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两板块的标准差差别较大,说明各企业之间的税负相差较大。

    (二)模型检验与回归结果

    1.相关性检验

     通过对模型一相关系数的计算研究,发现计算所得膨胀因子数值较小,且各系数间差值相差不大,可判定模型一中各个变量没有多重共线性。而模型二是将模型一的盈余管理总额分配给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盈余管理两部分,所以难免会出现系数间的共线性问题,如表4模型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相关系数以及表5模型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系数所示。为此对模型二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模型二为:

    2.模型一回归结果及分析

     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在回归分析中指的是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大于0的情况。由表6模型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回归结果可知,在1%的置信水平下,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与盈余管理的系数为0.01981,说明随着企业盈余程度的增大,操纵性非应税项目的利润也越大,验证了假设1成立。在1%的置信水平下,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系数为0.2226,并且企业所得税税率增加1%时,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占年底总资产的比值将增加0.22%,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随企业所得税的增大而增大,验证了假设H2的正确性。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在所有的控制变量中效果最为显著,企业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35,表明随着审计质量的提高,企业操纵非应税项目利润的程度越小,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表7为模型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回归结果。由表7中数据可知,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与盈余管理的系数为0.01381,二者呈正比例关系,验证了假设H1的正确性。企业税率每升高一个百分点,利润会增加0.14143%,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资产负债率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影响较为严重,资产负债率越高时,所获得的利润也越大。中小企业板受监管程度与创业板相比要小很多,企业的财务报告成本并不随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因此,企业操纵非应税项目利润的幅度并不会太大。向上盈余管理P值为0.118,表明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与向上盈余管理的关系不明显。向下盈余管理系数值为0.0535,说明中小板企业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1元时,所得非应税项目利润为5.35分,假设H1a不成立。

    3.模型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分别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到如表8所示结果。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时,更加偏向于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关系数为-0.02,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了减少所得税税负,全都使用真实活动盈余来管理企业。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相关系数为-0.07,表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方式加重了企业的税负,并未起到规避税收的作用。

     以税率值大小为依据,将模型二的数据分为高税率组与低税率组,其分组税率值为25%,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表9所示结果。由表9中回归数据可知,较低税率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所得税减少量值要大于高税率组,而在高税率组中,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并不显著。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应计项盈余管理方式在高税率组较为显著,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在低税率组中效果较为明显,验证了假设H2a不成立。

    四、结论

     以操纵性非应税项目利润为因变量,以盈余管理程度为自变量,考察操纵非应税项目利润在盈余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分别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与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观测,发现了税负关系与盈余管理的差异性。除去盈余管理避税的影响,创业板以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方式程度要大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创业板市场所得税税负要大于中小企业板。企业非应税项目利润的大小受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比较大,企业避税的动机越大,其所得税税率就会越高,二者呈正比例关系。总体来说,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要小于中小企业板。

    【参考文献】

    [1] 李楠.会税差异、避税盈余管理及市场反应的研究综述[J].商业会计,2016(13):37-40.

    [2] 吴清,武思伯,唐梅.上市公司操纵性盈余与所得税成本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23):30-32.

    [3] 李菁,何苗.会税差异对所得税税负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5(46):145-146.

    [4] 王金红.企业避税盈余管理行为市场反应研究[J].财会通讯,2014(36):60-62.

    [5] 孙雪娇.所得税会计的盈余管理研究:与美国SFAS 109比较视角[J].财会月刊,2015(22):92-95.

    [6] 程柯,程立.利润表新增项目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2):65-70.

    [7] 胡婷.盈余管理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11):90-9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