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透视公交补贴政策对北京市市民出行影响 |
范文 | 王 硕 陈星宇 姜昊昕 林娅琪 摘 要:北京市的交通状况一向不尽人意,随着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逐渐膨胀,更加剧了北京交通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章采用问卷与访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经济学角度透视北京公交补贴政策对于北京市市民出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北京公交改革 问卷 交通费用 出游 为了缓解北京交通的压力,2007年起,北京市政府对公交价格进行了大幅度下调,以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统一地面市区公交普票票制票价,单一票制线路1元/乘次,计程票制线路12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0.5元。保留现有的普通卡,发行学生卡(贴学生本人照片),普通卡享受4折、学生卡享受2折优惠。然而,这一政策是否真的改善了北京市市民的出行情况呢? 一、调查问卷、访谈问卷的编写 本文研究公交补贴政策对居民出行交通工具选择的影响,主要是考虑其对市民上班交通工具的选择和出游(限北京市内)交通工具的选择两方面的影响。市民对交通工具的使用主要还是在这两方面得到体现。 而由于居住地点不同,居民对上班时的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好和差异。例如家庭居住点位于5环以外的居民,可能就由于北京市地铁还未通到居住地点或地铁站离居住地点过远而只能选择公交或者是私家车。所以,我们拟采取在北京市二环以内、二环至三环、三环至四环、四环至五环、五环以外五个地段,分别进行问卷分发。比较居住地点不同,公交补贴政策对北京市市民上班出行的影响差异,并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而对于出游,北京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北京市市民经常会选择节假日出游。公交补贴政策的出台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节假日北京市交通的出行压力呢?我们在问卷的设计中,特别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能够对比公交补贴政策出台前后,市民对出游时交通工具的选择来探究这一问题,同时也根据得到结论,提出建议。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政策对北京市市民的出行的实际影响,我们在北京市不同地区(主要分为二环以内、二环至三环、三环至四环、四环至五环、五环以外五个地段)通过分发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公交补贴政策对北京市市民出行的影响。运用自编问卷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将在西直门地铁中转站以及动物园公交枢纽站对市民进行访谈。 (1)公交补贴政策出台对北京市民上班出行交通工具选择影响。(见表1、表2) 为了比较方便,我们在五个地段分别发放传单,通过筛选,每个地段整理出有效问卷50份。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公交,地铁以及私家车都是人们上班的首选出行方式。通过访谈,我们调查出人们选择公交地铁作为出行方式的重要原因是出行成本低,比开车节省精力,以及轨道交通能确保出行时间。 为了更加深入探讨公交改革对北京市民上班交通工具选择的影响。我们将分别比较2环以内与2环至3环,2环以内与5环以外路段交通工具的选择。(见图1、图2) 从上面的图表中看到,公交改革对二环以及二三环之间的北京市民交通工具的选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在改革后,乘坐公交地铁的人数都有了一定增加。而选择私家车出行以及步行的人数则减少了一些。我们分析,这可能由于此范围内的路段属于城市中心区域。在此范围内,公交网络较为发达,特别是在早晚车流量高峰时段,私家车在行驶速度上并不能体现出较大优势。另外,由于公交降价,一些离工作单位较近的人也可能转为选择公交上班。 ![]()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公交改革对五环以外及四五环之间的北京市民交通工具的选择影响并不是很大。在两个路段乘坐公交地铁的人数在改革前后基本持平。而选择私家车上班的人数甚至增多。我们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的选择私家车人数增多很可能是由于最近的燃油税改革。另外,由于四,五环以外距离市中心较远,如果选择公交上班,到达一地可能需要多次换乘,况且等候时间不确定,耗时耗力。这是目前公交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图3、图4) (2)公交补贴政策出台对北京市民出游(限北京市内)交通工具选择影响。(见表3、表4)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无论市民住在什么位置,选择私家车出游的人数都占到了很大比重。免受挤车之苦、节省路途时间都成为了人们选择私家车出行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想要享受驾驶乐趣而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的比重。现阶段,百姓收入稳步提高、车价不断走低、新车上市步伐加快……种种因素刺激着汽车消费在不断升级。这其中“私家车出行方便,受时间、距离等因素影响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推动私车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在动因。 ![]() 下面我们比较公交改革前后2环以内和5环以外的市民出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见图5、图6)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改革前后,无论市民住在什么位置,出游选择的交通工具都没有什么变化。私家车仍然是人们钟爱的出行交通工具。可见公交改革在减少私家车使用次数方面成果甚微。通常来说出游费用较高,公交降价只是在原来基础上省了几角钱而已,在出游费用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对其而言弹性很小。同时我们观察到,5环以外选择乘坐公交车出游的人比2环以内还多。这与我们通常的想法有点不符。因为2环以内处在中心区域,交通网络比较发达,应该在公交方面有很大优势。通过进一步访谈,我们得知,如果在北京市区范围内,想去北京郊区旅游,往往需要倒几次公交才能到达。而如果在5环以外,会有一些直达公交可以到达北京近郊一些旅游景点。因此处在市中心的市民为了节省时间,避免拥挤更多的会选择私家车出游。 综合来看,公交票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它的降价上,然而这次大幅度的降价最大的受益者不是那些有车族,而是平时就乘公交车的居民,和一些既没有车平时又不选择乘坐公交车的人,这些人大部分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公交的降价对这些人产生的刺激很大,相反对那些原本就开车出行的人刺激却很小,甚至没有。原因是原本开车出行的人对开车出行这种方式的评价比乘公车出行这种方式的评价高,这种高评价是本身客观存在的,不以政府降低公交票价而改变,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两种出行方式的出行环境、出行时间、以及出行的灵活性选择上有所不同。因此虽然公共交通的票价降低了,但是节省费用较少,不能改变有车族开车出行的意愿,因为他们愿意为自己的这种出行方式付出更多,而不在于可以替代的出行方式有多么廉价。因此,公交的票价改革没有对有车族放弃私家车出行足够的刺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项政策对于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市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部分市民处在交通发达的地域或者离上班地点很近,在公交降价的刺激下转而选择乘坐公交。另外这项政策对于北京市民出游影响并不大。 此项政策对于北京市民选择上班以及出游交通工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公交降价对于降低私家车数量以及使用频率的刺激还远远不够。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① 增加地铁轨道。目前北京市地下铁路的容量明显不足以应付北京当前的市民容量,但是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对于地铁的抱怨相对来讲少一些。地铁的每班时间确定,如果乘坐地铁,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因此,如果将当前的北京市地铁通过多加地铁轨道线路,应当可以较大的缓解北京市的地下交通。 ② 立体交通。具体说来,首先就是交通线路上减少红灯,增加立体公路、环形线路,减少公交、的士、私人车辆的等待红灯和路口等待时间。其次就是通过增加天桥,地下通道来强化人流的立体交通,减少市民占用路口、公路时间。 ③ 增加旅游线路。很多出游的人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主要原因是避免拥挤和节省时间。因此,对于北京主要近郊景点,应在主要公交枢纽地增开线路。为北京出游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出游环境。 (3)公交补贴政策出台对北京市市民出行费用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访谈,北京市民普遍反应出行的费用有一定减少。低票价政策的目的是凸显轨道交通的公益性定位,引导市民将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作为出行首选,打开地面交通拥堵的“结”,使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也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在公交降价之后北京市公共交通在整个城市交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过去的不到33%增至今天的36%,首次超过小汽车33%的比率。 为了实行“公交优先”的战略,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 合理安排线路 增加运营能力。“地面道路拥堵,通行不畅,造成等车、交通堵塞时间不可预计,无法保证准时到达目的地。”这是目前北京公交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交通拥堵的现状,最主要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公交路线,增加运能。“在调整路线的基础上,增加公交运能,尤其在高峰时段,增发车次,缩短等候时间,缓解车厢拥挤状况,保障行车安全。 ② 加大换乘优惠力度 推行多样化票制。对于进一步降低公交出行费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扩大公交换乘优惠范围,二是实现两种票价并轨,这方面主要反映在长线上,郊区线路降价的幅度会加大。我们认为针对北京的城市特点,如果在特定节日,包括双休日,推出北京旅游票,可能会适当缓解北京的交通问题。 三、结论 公交补贴政策作为缓解北京交通压力的一项鼓励性政策的同时,也是北京市对市民出行费用的福利补贴。这次的票价的降低并不是由于市场竞争造成的,而是通过政府的补贴来实现的。在此次票价改革中,政府的调控短期内并没有达到充分减轻交通拥堵目的的同时,也无益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把税收以补贴的形式用在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上是无效率的。如果将补贴金额按照一定的金额配置方法直接作为北京市对市民出行补助分发到市民手中,再由市场自动调节公交价格,这样从理论上而言更为有效率。但是我们也同时考虑到公交可能作为一种劣等品,即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公交的需求量反而减少,因此如果是将公交补贴作为对北京市市民出行的补助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到广大市民的手中,可能会造成市民对北京公交的需求反而下降,宁愿选择出租车、私家车等更为昂贵却更为舒适的交通工具出行。 参考文献: [1] 王亚飞; 关于优先发展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 [D];长安大学; 2001年 [2] 薛秀春 张佳丽;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经济政策出台 [N];中国建设报 [3] 李志鹏; 城市公共交通专项税收研究 [D];东南大学; 2005年 [4] 胡新光;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收费系统一卡通技术与实践 [J];金卡工程; 2003年04期; 52-58 [5] 李振华,糜妉. 城市公共交通补贴机制研究 [J]城市公共交通, 1999年04期 作者简介: 王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籍贯:辽宁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姜昊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籍贯:江西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林娅琪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籍贯:辽宁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陈星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籍贯:陕西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