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化自信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模式研究
范文

    摘 要: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开展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推动现阶段高效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背景;红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課模式

    引言

    作为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国,我国的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增强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还可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作为新时代主人的大学生,其综合素质时决定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效思政教学中,红色文化的融入是丰富高效育人理念,实现高效育人目标的关键要素。

    一、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红色文化时有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的先进文化,在革命战争时代,红色文化的出现是推动人民解放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在红色文化中,其不仅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爱国精神,其还与马克思主义理念相符。作为引导人民群众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思想内容,其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融合,是帮助大学生全面认知世界以及中国发展趋势的关键要素。现如今,全球经济、文化呈现紧密相连的现状,随着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深入,西方文化体系逐渐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冲击,大学生的心身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稳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一定的强化,通过对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合,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进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传承时每一个大学生应尽的责任。思政课余红色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充分开发红色文化,还可极大程度下提高思政教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红色文化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到的品格。因此,高效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确保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呢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策略

    (一)将红色文化与课堂教育有效结合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至关重要。为了将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进行有机的融合,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故事的讲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听教师讲述相关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三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另外,在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也应明确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了确保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可以得到有机的融合,学校领导应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在课堂中的展示,以此推进思政课中红色文化的实施与开展。结合现阶段的高效教育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消极心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全面认知红色文化的重要性。融合红色文化以及思政教育内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与学生拥有长久的耐心。此外,随着科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化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改善。因此,教师在融合红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以及新手段,为思政教育内容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校园红色文化建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红色文化内容,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环境,通过创设相应的红色文化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校中可以树立红色文化相关标语,当学生日常学习观察标语内容时,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目标将会实现。另外,红色文化教学氛围的创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下帮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展示红色文化内容时,学校与教师应重视展示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对展示方式的丰富,推动学生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另外在融合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时,教师的教学应与时代发展需求一致,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以此设计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思政教学内容。

    (三)成立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无法满足现阶段教育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受到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全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地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融合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完善,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学校应建设相应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对当地红色文化内容的还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当时的人文精神,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内涵,进而实现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民族意识,红色文化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融合成为现今高效思政教育课的主要模式。在融合、渗透红色文化理论的过程中,教师对蕴含红色文化场所或历史遗留古迹的现场教学,都是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红色文化中所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红色文化教育理念与大学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中的渗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民族意识以及爱国精神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朱光甲,程冬东,何瑾瑾.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8):39-40.

    [2]李洪侠,刘爱华,季洪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35(06):133-137.

    作者简介:

    吴刚(1981.2-)男 ,汉,重庆市垫江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治理研究 。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编号2020SZ06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