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思考 |
范文 | 赵 靖 摘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细节上的差异决定政治工作整体效果,思维创新的差异决定政治工作的预见效能,对人性尊重的差异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成败。 关键词:当代革命军人 核心价值 政治工作 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在武警部队支队(团)以上领导机关进行专题辅导时,曾经讲过美军培育军人价值观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军事网页上也看到过美军墓地的照片,那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白色十字架,犹如一方庄严威武的军阵,展示着军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身临其中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它既是对牺牲军人的怀念,更是对生者生命的尊重,时刻提示人们:军人的生命不能因战争的消失而被忘却;还有另一张照片是我们国家云南老山脚下的麻粟坡烈士墓地的,那里埋葬着我们国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越防卫作战的烈士。因为,前几年曾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在杂草丛生的麻粟坡烈士墓地,在昏黄的夕阳下,一位烈士的遗孀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挎着篮子,伫立在一个坟茔前,凄凉的风拂乱了她干枯的头发。当看到这种强烈对比的时候,心情沉重之余,引发了对当前政治工作如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细节上的差异决定政治工作整体效果 从总体上理解,尤其是在對政治工作的理解上,我们与外军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的政治工作说教太多,做得太少,或者说是轮廓有了而缺少细节;而外军政治工作注重实际,并且是盯着具体细节去做,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当然,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之服务的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不应该讨论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而是要看围绕各自的中心服务的质量和效能。细节的存在没有文化的差异,而是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上。在山东著名品牌企业海尔公司,有这样一个动人的真实故事。一名开电梯的女员工,宁可在海尔公司每月挣800元工资,也不愿意到附近一家外企干同样的活去挣2000元的月薪。主要原因就是她刚到公司发生的一件事让她特别感动。她刚到海尔上班的时候,中午要吃一顿由公司提供的工作餐。3000多个饭盒中,唯有发给她的是外面系着一道红线绳,并且是由分管后勤的副经理亲自送到她手中。原来公司从档案中得知她是回族,于是指派由专人负责为她做好清真饭,并加上特殊的标记以防混肴,这就是为什么她宁可少挣1200元钱也愿意呆在海尔的根本,因为在这里,她并没有因身份处于底层而失去公司的尊重和理解。 思考之二:思维创新的差异决定政治工作的预见效能 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重要的。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的传统在给我们提供经验的同时,也禁锢了我们思维的创新。部队建设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形式和要求。比如俄罗斯军队提倡高级军官必须具备的七种能力,其中一条就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虽然我们对干部也强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但在现实工作中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资历比学历重要、经验比能力重要。怕吃苦不愿创新、怕出事不敢创新、素质弱不会创新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势必大大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尤其是政治工作的前瞻性。 思考之三:对人性尊重的差异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成败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警营,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内容。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个安抚社会人心的口号,而是带有战略意义的考虑。中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这块蛋糕也越做越大,如何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把这块蛋糕分好,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分蛋糕比做大蛋糕更加困难”。要想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如愿、合理地分到自己的那一份,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在打牢这个基础,要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最根本是每个成员内心的自我和谐。思想政治工作要理解人、尊重人、教育人、鼓舞人,是实现每个人内心和谐的必要条件。 作为政工干部,尤其是基层的政工干部,在与官兵谈心时,大多数人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同部属谈心,部属总不愿意或者干脆不讲真话。为什么越是正规的场合,官兵之间谈心越是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我们所坚持的谈心制度有时流于形式?为什么我们的谈心质量一直不高?我想主要原因无非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讲,一是人员心理的复杂性。俗话讲:“人上一百,各行各色”;二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动态性。一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总是随着时间、条件、环境、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三是谈心人员综合知识的狭窄性。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再长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综合上述三条原因,就从客观上限止了谈心质量的提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讲的“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难呀!”。但是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有些客观因素通过主观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是可以进行弥补的。虽然针对一个具体人,一个具体的事,谈心的方式和效果不一样,但是从主观因素上讲,它们应遵循的共同原则是基本一致的。简单地讲就是应遵循交流的平等、双向和真诚。把握了这三点,就体现了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有了这种尊重,官兵们就能建立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人与人间就能不断增进感情和理解,搞好融洽和谐的内部关系就有了很坚实的基础,也就有了较大的保证。谋求部队的科学发展,说到底,也是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种科学理念和政治责任。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整体协调的合力。古代兵家常言,“欲谋胜者,先谋人和”。这种合力,既需要一种科学优化的组织方式,又需要和谐齐心的内部关系。充分尊重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既是新形势下建设部队、发展部队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从严治军方针必要的人文条件。 人类的一种文明能否不断进步和长久不衰,最终取决于它的包容性。我们学习和研究外军政治工作特点,不能只是是与非的简单对比,而是一种不否定自我、不排斥他人、不盲目照搬、扬长避短的有益借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