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
范文 李兰英
摘要: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正当其时。笔者以丘区县井研为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盈利能力增强,农业品牌效应提高,催生新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也存在着资金困难,扶持薄弱,运行乏力、带动能力不足等问题。笔者力图通过思考,找寻“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丘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型 农业 经营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加快发展,传统的小农生产已越来越难以存在和发展,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正当其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深入总结丘区农业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验得失,笔者以井研县为例,采取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况
井研县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国家级2家,省级16家,市级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73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 7 家、市级示范社 28家,入社农户9 万多户;家庭农场394个;专业大户615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农民改变的重要力量。
1.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面貌巨变
仅2012年,全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硬化机耕便民道路250千米、田间机耕道10.5千米、田间生产道64千米;新建电灌站2处,更新改造提灌站15处,维修改造电灌站135处;新建蓄水池12口、田间渠系16千米、修建农田灌溉13.6千米,修建排涝、排洪沟渠2千米。孕育出集益乡新农村综合体和纯复永乐、门坎大水湾、研城高家寺等新村聚居点,推动了农村风貌改变。
2.加快土地流转集中,农业规模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截止2012年底,全县流转土地89124亩,土地流转率达22.3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设施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如集益乡繁盛果业带动全县规模化发展柑橘18万亩、千佛绿色蔬菜产业园区带动蔬菜1.15万亩。王村、三江、金峰、乌抛等乡镇通过农业专合社新发展中药材6000亩。
3.盈利能力增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笔者抽取38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2012年,除却银山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受到市场行情影响,亏损百万余元外,其余均为盈利增收。会员最多增收20万元,最少增收200元,中位数为8000元。另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的工资收益、土地流转收益、返利分红、其他收益等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4.打造农业品牌,推广农业科技
全县龙头企业、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注册商标 26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名牌农产品12个,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18个、有机食品5个。2012年,全县以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为平台,实施绿色防控8.1万亩,主推技术18项,新型品种50个,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5.探索生产新模式,促进循环农业生态发展
井研县立足“畜—沼—粮(含果、菜等)互动,探索“粮经复合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走出“粮经复合、同步并举、钱粮双增”的新路径。牧源公司国家级种畜场与千佛蔬菜基地成为全市大型养殖+种植的典型代表。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资金困难、政策扶持少,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
笔者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制约因素”为题对38个业主展开问卷,调研对象认为资金问题是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最大困难的占52.63%,依次是“政策扶持少”、“市场价格波动”、“销售困难”、“技术水平低”等困难。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无不动产作抵押,银行对农业生产放贷项目少,要想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转变发展方式,资金要素制约较大。
2.扶持主体分散,整合力不强,效率较低
调查发现,政策扶持上,涉农管理部门多,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县级层面整合难度大,资金支配非常被动,不能根据地方实际进行合理地整合应用,导致有些资金效益大打折扣;相关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政策审批难度大、耗时长、搭顺风车、扶持资金滞后等现象。
3.人力资源问题
笔者抽样调查38个专合社,业主年龄结构为20—30岁的1个;30-40岁的10个、40-50岁的17个、50岁以上10个;学历:小学2个,初中13个,高中15个,大专以上8个;从现业经历:1-3年4个,4-6年7个,7-10年8个,10年以上19个。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相关专业生产经验较为丰富但经营管理专业知识较为缺乏。
4.运行乏力,带动效果不明显
农业专合社注册“门槛”低,无注销机制,统计数据虚高。政府部门对其监管松散乏力,很多专合社徒有其表,无实质性生产经营,即便运行也相当不规范。井研县基本没有运作的专合组织占15.8%,有赢利分红的仅占2.6%。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效果也存在问题。比如哈哥公司虽与养兔户签订了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协议,但长期保护价低于市场价,影响农民积极性,返利分红更难实现。还有的龙头企业涉足多项领域,一面享受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扶持,一面弱化农业产业发展,削弱了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
三、发展丘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考
1.更加重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第一,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对县级有关部门、对乡镇考核的绝对性重点内容,加大考核分值。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监管,充分发挥其实效。
第二,三措并举,发展壮大农民专合社,提升竞争力。一是更加重视专合社建设,增强合作社生产经营能力与辐射带动作用。对管理规范、带动农民发展好的专合社,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二是规范化管理,确保专合社的集体性质,确保其组织农民、带动农民发展致富。重点指导帮助专合组织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社员会议制度、风险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契约约束机制等,实现制度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三是加强对专合社社员的学习培训。在此基础上扩大合作社覆盖面。鼓励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担保的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井研县尤其需要支持合作社兴办加工流通项目,扩大产销对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
第三,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一是建立业主信息库,实行跟踪服务。二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立项、信贷、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支持。
2.以人力资源建设为根本,提升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素质
加强专合社、龙头企业领头人培训。在农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现在,加强经营管理,把握产业周期,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特别重要。以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为核心,提升培训实效。
提升政府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素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带动作用,建立人才联系基地(户)的长效机制。
以增强致富能力为核心,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充分利用国家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招标选择资质过硬的培训单位,定期组织开展以实用技术为内容的培训活动,培养职业农民。
3.以机制创新为关键,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壁垒
创新进出机制,确保流水不腐。一方面做好城镇化工作,引导农民到城镇居住、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弥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不足,技术不足,发展理念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
创新扶持机制,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是最大限度整合资金。搭建资金扶持整合平台,同时,利用该平台去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格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加大资金监管,确保农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实到想发展、能发展、能带动更多人发展的群众身上。二是进一步理顺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补偿基金。
创新政策机制,破解要素瓶颈。一是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抵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对于实力强、资信好、惠及当地农户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信贷授信额度,简化贷款程序、优惠贷款利率;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适当提高抵押率;鼓励农业企业为订单农户生产性贷款提供担保;建议由县财政出资成立专门的农业担保公司,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充分利用乡镇、村级扶贫互助社,破解农业生产经营资金困难瓶颈。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广土地“模拟流转”方式。加大土地流转专项补助。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做好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委党校,四川 乐山 613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6: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