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共青团活动育人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践 |
范文 | 尤文静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青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稳固的思想保障,共青团活动的实践性、时代感召性、生动性、发展性为培育高职高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了平台。高校共青团在培育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要搭建平台,打造、创新服务项目,建设好、占领好主阵地,使共青团活动成为引领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共青团活动 高职高专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培育人才、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团组织作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青年组织,更应积极发挥其作用价值。共青团活动的实践性、时代感召性、生动性、发展性为培育高职高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了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为共青团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可靠而又稳固的思想保障。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共青团活动育人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官方组织,以生动鲜活的活动凝聚青年、影响青年,其活动本身是有目标、有价值、有组织、有计划的可感性行动,是为了完成共青团的职能,完成党交给共青团的任务。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青团活动育人指明了方向 在多元价值取向的当今社会,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为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实现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就成为人们前进道路上的路标,更成为指引共青团活动发展方向的路标,让共青团的活动更加贴近大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新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是凝聚思想、判断是非、理想信念、行动准则的标准,也为共青团开展各项活动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证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共青团的活动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定向。对于共青团活动需要明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标尺,是准绳,是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该遵守的根本道德准则,这是共青团活动的总目标,在总目标的指引统筹下,需要做好多目标的协调分析,最终明确我们要实现活动目标的方式、内容,包括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预案)、时间限度、行动方式、资源保障、职责范围等,形成一个多角度、不同层次的目标链。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共青团活动育人的高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起决定意义的信念、标准、规范、准则。共青团要引领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就要树立大局意识、大局观念。有了大局意识、大局观念就能找准共青团活动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真正发挥好共青团活动的作用。共青团活动的起点高就是活动的主题明确,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敢于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干扰;共青团活动的境界高,就是活动的内容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亮点、有看点,能够感动大学生,具有感染力、震撼力;共青团活动的水准高就是高标准地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充分体现大学生的正能量,具有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共青团的活动要引领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大学生的理想更远大、信念更坚定、目标更明确、品德更高尚、意志更顽强、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共青团的活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高屋建瓴地组织好各项活动,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1.3推动共青团的活动更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思想与需求 习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就好比小麦的灌浆期。共青团的活动就是要起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浆”灌得饱满。共青团的活动只有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思想与需求,才能真正起到宣传、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共青团的活动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思想与需求,就要研究大学生的生活、思想与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第一,要进行有效沟通,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归纳后形成的活动,其活动主题必然贴近大学生。第二,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借鉴不是复制,要符合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挪用。第三,要接地气,符合社会的诉求,大学生总希望跨出校门去验证自己的本领和能力,社会也需要大學生的参与,两者有机地结合能够使共青团的活动更贴近大学生。第四,把握正能量的事物开展活动更有意义,更具说服力。 2 共青团活动育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塑造 2.1共青团育人实践活动的程序解读 2.1.1活动前的筹备期 也可称为酝酿和计划阶段,此时需要工作人员确定活动目标、评估参与者的需求。在这一阶段参与者的需求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活动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结合时代赋予共青团的使命,结合高职高专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充分照顾参与活动者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估需求,需求评估可以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尽可能掌握信息,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目标为导向进行协调统筹,做好多目标处理,最终明确我们要实现活动目标的内容拟订初步方案和备用预案。 2.1.2活动方案的实施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是共青团活动育人的主体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活动实施的成员需要明确分工,随时关注活动过程,随着活动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需要注意的是监控流程中的细节落实、跟踪成本、纠正措施、沟通决策备用项的选用并及时做出状态报告。状态报告应围绕活动的目标,收集有关活动的主体、客体的资料和信息,同时对所活动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以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收尾工作也是活动方案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如收集、整理活动文件,发布活动信息等。每场活动无论成败都应当被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团活动的收尾最重要的工作是编辑存档相关的材料、图片等,一是为日后查阅活动的有关资料提供依据,二是为将来实施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2.1.3活动后的效果评估 为了证明共青团活动育人的有效性和效率,进一步改进活动方式,活动的主体实施者有必要对活动进行评估。评估本身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活动实施者应注重对活动进度、成本、范围等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估,还应对团队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对参与者的状态及收获进行评估,对活动效果、品质及活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评估,并以书面的形式撰写评估报告。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共青团活动育人价值 2.2.1共青团的实践育人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的主渠道 共青团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实事求是地把大学生对德育教学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在讲解书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时,紧密面对实际状况,正视社会上和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一些倾向和问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是非曲直,辨别善恶美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教育能够对自身的心灵和品德,进行自我加工和塑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对照自己,认识自己,规范自己,教育自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信念与行为的统一,形象与心灵的统一。尤其是共青团组织自身主渠道的作用十分重要。共青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组织,在大学生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共青团所组织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和好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渠道。 2.2.2共青团的实践育人活动是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养的主阵地 共青团的主阵地也是高职高专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宣传舆论阵地,主要目的是引领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修养,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从共青团的工作职能来看,没有吸引和凝聚,就很难做到团结和动员,前者是内在动因后者是外化行动,两者息息相关。共青团的活动本身要富有内涵价值,有实效性,能够积极、有深度地影响大学生。在高职高专院校构建起影响大学生的传媒体系,就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趋势,努力构建定位准、有特色、覆盖广、功能相对完备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在现有的传媒格局中,对于高职高专大学生最为常用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数网络、手机,广播、电视其次,报纸、期刊等传媒则影响力较小。在高职高专构建共青团影响大学生的传媒体系,强调主阵地的权威性、思想性、实用性,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就要注重思想性与时尚性、娱乐性的结合,还要兼顾专业性、理论性、权威性和系统性,突出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以更好地吸引、凝聚和影响大学生,努力成为指导共青团活动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 在新时代,更赋予高职高专院校共青团活动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历史使命,高职高专院校共青团要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断创新,充分体现共青团活动更具新时代的特色。 參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 [2] 胡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之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62- 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