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的苏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范文

    李骥

    [摘 要]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是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委员会联合打造的,以加强辅导员学习和交流,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比赛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本文以江苏省第四届到第六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例,首先介绍大赛的赛制,阐述近3届大赛的主要环节和特征,探究近3届大赛对加强苏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所起到的对用。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辅导员队伍;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5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1 研究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精神,从2012年起,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已连续6年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作为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初赛场,以贴切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鲜明的特色,提升了全省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水平,也为华东赛区的复赛和全国总决赛输送了优秀的辅导员选手。

    2015-2017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届决赛分别在南京理工大学、南通大学和扬州大学举办。从比赛赛制和内容来看,第四到第六届的3届比赛基本一致,也是经过多年尝试后得到了最广泛认同。这几届比赛集中展现了江苏省广大辅导员青春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出色的职业能力,体现了辅导员立德树人、创先争优的高尚品质,也为江苏省内各高校和地方教育局,对辅导员的能力提升和队伍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2 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赛制

    2.1 赛制流程

    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流程,一般分为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初赛由各高校、独立学院自行开展;复赛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以及南通大学基地7个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负责。决赛由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和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主办,有关高校承办。苏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般参加南通大学基地的复赛,和南通高职院校辅导员参赛者同场竞技。

    2.2 赛制演变

    第一届江苏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于2012年第一季度举办,前两届比赛的复赛由笔试(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主题班会等环节组成;决赛由自我介绍与展示、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组成。第三届取消基地复赛,改由在决赛举办校直接进行全省复赛和决赛,比赛环节不变。第四届到第六届的赛制保持一致,进行基地复赛和全省决赛两个阶段;比赛内容中的主题演讲代替了自我介绍与展示,依然由5个环节组成。

    3 近3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环节和特征

    3.1 基础知识笔试(含博文写作)

    基础知识笔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党建团建、班级管理、学业指导、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应急事件处理等,相关工作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博文写作和笔试试题同步完成,不限字数和文体,主要考察辅导员的文字能力和理论网络素养。笔试考察的范围极广,对辅导员理论素养的要求极高,也造成了本项环节会较大地拉开各选手分数的局面。

    3.2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辅导员围绕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主题教育和思想引导的能力。班会视频一般包含方案阐述和班会开展过程等内容。主题班会一般由参赛辅导员提前准备,很大一部分参赛作品都是由院校的备赛智囊团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所以,本项环节不仅考验辅导员本人的能力,也是参赛单位团队集体智慧的体现。

    3.3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由参赛辅导员现场提前10分钟抽题后,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运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职业技能进行阐述。本项环节重点考查辅导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磨练的技能和经验的直观体现,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3.4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分为提前抽题命题式演讲和现场抽题即兴式演讲两种方式。为确保演讲效果,绝大多数辅导员选手会选择命题演讲,即在演讲前一天抽题,在第二天进行比赛、评分。主题演讲主要考察的是辅导员逻辑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辅导员可以通过激情昂扬、鼓舞人心的演讲,传递青春正能量。本环节鼓励辅导员选手脱稿演讲,一般脱稿演讲能够得到更高的评分,故而被大部分辅导员选手所选择。

    3.5 谈心谈话

    谈心谈话主要是通过大赛组委会的安排,现场提前抽题,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考察辅导员的现场反应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能够直观地体现辅导员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学生成长的了解、把握,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对象,一般由主办高校的学生进行扮演,本环节由于谈话学生的不确定而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4 近3届辅导员職业能力大赛对苏州高职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作用

    近年来的江苏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对苏州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加强苏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1 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4.1.1 提升理论知识能力

    当前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要合理和多元地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就是通过以赛代练的方法,促进辅导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以笔试环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3届江苏省辅导员大赛的笔试试题,分布在共175个政策文件中。高职院校辅导员通过赛前对相关知识的梳理、理解和掌握,可以较为踏实地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政策和方法;通过辅导员比赛的过程,可以较为清晰地理清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与差距;通过赛后的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

    4.1.2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纵观江苏省省内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各个环节,除了笔试环节,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等环节,均和辅导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直接的关系,参赛辅导员语言能力对于大赛的总得分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辅导员的普通话是否标准、吐字发音是否清晰、表达思路想法是否顺畅、与学生沟通是否顺利、主题演讲是否声情并茂,甚至是辅导员的音色是否动听等,都决定着各个环节的评分。通过大赛的大部分环节的准备和比拼,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很好地提升辅导员的语言表达能力。

    4.1.3 提升业务工作能力

    江苏省省内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部分环节,如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以及笔试环节中的案例分析题,主要考验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业务能力。比赛中涉及的辅导员工作业务范围较为全面,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奖惩资助、恋爱观教育、党建团建、少数民族学生及留学生管理等方面。通过对比赛的准备以及对日常工作中经验教训的总結,能够较好地提升辅导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4.1.4 提升应急应变能力

    江苏省省内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环节,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辅导员的应急应变能力。在案例分析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考验了辅导员的应急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处理办法并加以妥善实施处理,将事件完美处理,将事件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消除在萌芽状态,是优秀辅导员应急能力的较好展现。在谈心谈话环节,和学生的交流中,根据学生思路和话语的变化而随机应变,以变制变,在规定时间内引导、说服学生,是优秀辅导员应变能力的体现。这两个环节的准备和总结,能较好地提升辅导员的应急应变能力。

    4.2 给辅导员提供展示机会

    江苏省省内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辅导员提供了一个展示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的机会,向社会展示了辅导员坚定的政治素养和干练的职业能力,将辅导员的从容、干练、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大赛,苏州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和挖掘优秀的学生管理人才,为单位输送优秀的党、政、团管理干部。具有丰富一线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经验,以及出众工作业务能力的辅导员,能够在更高的领导干部岗位上发挥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4.3 搭建辅导员学习平台

    从江苏省省内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形式上看,其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借鉴性。在参赛人员的组织上,也考虑得相当周详。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除参赛选手、评委外,还组织了各高校的学工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各高校的由辅导员主要组成的观摩团,全程参与了大赛的各个环节,参赛辅导员努力比拼的过程也是观摩辅导员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参赛和观摩的辅导员在大赛中能体会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使辅导员之间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达到职业能力共同提升的目的。

    4.4 达成辅导员激励效果

    江苏省省内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具有考核和激励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大赛能够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让更多的辅导员参与大赛、投入大赛、融入大赛,有利于强化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培养辅导员专业的职业能力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大赛的比拼和观摩,也能够营造一个各高校辅导员之间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辅导员在大赛中取得荣誉,是对辅导员工作的一种充分肯定,也是对辅导员工作精神的重要表彰,从而激励着更多的辅导员不断奋进和努力。在第四节、第五届和第六届江苏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中,苏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选手先后获得了三等奖、二等奖和一等奖的成绩,证明了苏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激励下不断学习和提高,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好。

    4.5 提升市级辅导员比赛质量

    江苏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内容贴近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其内容几乎遍布辅导员工作的每个方面。江苏省省内辅导员比赛的赛程合理程度高,给各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类似比赛起到了示范作用。以苏州市教育局和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工联盟为例,自2014年起,其借鉴江苏省省赛连续举办了3届市级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能力竞赛。苏州市比赛的赛制和比赛环节内容,与省赛同步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提升了市级辅导员比赛的规范性、公平性和科学性,大大加强了苏州市高职院校辅导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整体提升了苏州市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徐俊生.从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视角探析高校辅导员发展[J].统计与管理,2016(7).

    [2]臧瑞婷.以赛促建,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三专”建设水平——以“第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为例[J].知识经济,2013(3).

    [3]李莉.浅议职业技能竞赛对提升辅导员核心能力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2).

    [4]谭林,董海浪.立足竞赛 不断创新 实现提高——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社科纵横,2013(12).

    [5]彭远菊,白金美,张涵.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4).

    [6]郭胜忠,高朕栋.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