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索 |
范文 | [摘 要]近年来,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但人才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人才培养方式滞后,师资培养体系缺乏创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跨境电商新基地、开创“基地+办公”模式、打造项目运营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等对策,旨在助力跨境电商生态圈健康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90 [中图分类号]F713.36-4;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8-0-02 0 引 言 “互联网+”对传统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作用,跨境电商在此背景下迅速成长壮大。随着跨境电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紧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跨境电商不仅需要全面、多方位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灵活、精湛的实操能力。因此,很多专家和行业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努力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2018年12月20日,全国首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青岛市举办,400位代表共同探讨跨境电商产业人才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的新方向和新机遇。各地高职院校也不遗余力,纷纷探索有效途径,试图培养符合跨境电商行业职业能力要求的合格人才。跨境电商专业作为新兴热门专业,高校以及行业职业培训机构都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业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师资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1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缺少跨境电商人才系统化的培养方案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发展速度迅猛,跨境电商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但还没有制定系统化、成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工业职業技术学院的跨境电商专业是新设专业,聚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和应用日语专业的师资与教学资源,打造跨境商务化和国际化的特色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跨境电商人才。 1.2 缺乏人才输出与需求的匹配 《2017年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管理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电商及相关领域的人才缺口将高达450万。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对人才极其渴求,迅速扩招了大量人才,但对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要求不够清晰,导致跨境电商人才在培养方面存在滞后性和被动性,跟不上当前市场的需求变化,行业缺口愈来愈大。 跨境电商是针对各行业、面向全球化的多维度电子商务模式,除了对外语能力和各行业专业术语有较高的要求,还要掌握各国文化特点与风俗习惯。跨境电商涉及营销、运营、物流仓储、结售汇、产品开发、客户服务、采购等各种专业技能,不仅需要员工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补充大量的交叉学科知识。此外,跨境电商平台多样化,如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敦煌网、Amazon、eBay、Wish、Lazada和Shopee等平台,不同类型企业或者产品适合不同的平台。这些平台都有一定的门槛,普通学生尚不能轻易进入并动手实践甚至实习,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达不到行业职业能力的要求。 1.3 师资培养体系缺乏创新 跨境电商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的师资资源多数是从国际贸易、外语、计算机等专业调整而来的,大多数不具备跨境电子商务的经历,没有跨境电商的实操经验,部分还未深入跨境电商进行落地研究,也没有编制成熟的专业教材。在跨境电商的教育教学环节上,即使部分教师深入行业、接受相关培训,但因实践教学的限制,只能用模拟项目或者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乃彦曾在全国首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表示:看好跨境电商出口行业,高度重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上也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在政府推动、行业指导下,学校与企业共同主导,实施合作机制,培育跨境电商综合素质人才。 2.1 构建跨境电商新基地 为支持跨境电商专业,培育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型紧缺型人才,学校要打造职业新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学校创客空间进行基地化办公,设立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将学校的创客空间打造成企业的新战场。“企业+基地”将企业的分公司植入校园内,基地启用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根据项目运营状况,设立不同的部门,进行企业化管理,培育职业素养。 2.2 构建项目运营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进行层次性和差异性培养,比如实体店铺为核心的运营型人才、业务相关的销售营销人才、产品为核心的开发人才以及岗位技能为重的技能型人才等。基地企业的导师作为培训教师,前期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完成相关项目的基础课程教学。在此过程中,导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取其所长,分工作角色进入后期实际项目。此外,如果基地企业承接了跨境电商项目,项目组就要按照实际需要,构筑5~10人的学生团队,1名企业导师和1名专任教师带队,共同设为项目经理;运营过程中,完全按企业作息时间上下班。企业导师作为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每周定期安排部门培训和业务相关培训。学校的专任教师按实践教学计划为学生上课,保证工作量,同时项目经理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等。 为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基地培育的人才必须响应企业的需求,依据企业项目运营重新设置跨境电商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专业核心课程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重构教学内容,把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与项目运营岗位相对应,根据项目工作流程重新组织实践教学内容,使专业核心课程全部融入外包项目中,彻底解决实践教学内容与项目运营不同步、不到位的问题;实现实践教学与项目运营全面融合,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水平。 2.3 构建学生进阶与毕业的协同机制 一年级下学期开始,25~45个学生为一组,在每个部门导师和专任教师的带领下,形成最基础的3级梯队,承接企业基础项目。然后,在此梯队中选择优秀学生承接重点企业项目,形成中级二级梯队。最后,在二号梯队中,再遴选出最优秀的学生进入一级梯队,进行精英培育,遴选出的精英任命为部门导师和项目专任指导教师的助理,成为专业导师助手帮助完成相关教学工作,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由导师带学生转变为学生带学生,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图1所示。 在毕业季,学校要根据企业愿景和精英学生的个人意愿,顺利将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和未来导师。其身份或将经历课堂、导师、工场、职场等不同方位的变化,在此期间,学生能够成功地完成理论学习、行业实践操作、工場亲临、职场翱翔,成为行业培育出兼具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跨境电商优秀人才。除了将精英学生留在基地就业、创业外,学校还要根据差异化培养方案,将其他学生推荐给合作企业,使其成为项目经理、运营总监、设计总监等;另外一部分学生自主择业,从事跨境电商相关岗位工作。基于“基地+办公”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将帮助学生无缝对接校园和职场。 3 结 语 目前,跨境电商行业正面临着缺少专业人才的巨大挑战。政府、高校、产业、行业协会将齐心协力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提供新思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也在努力尝试。“基地+办公”是校企合作中企业“入校办公”的新模式,通过该模式能够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紧密整合教育、人才、产业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人民网.全国首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EB/OL].(2018-12-20)[2019-03-05].http://sd.people.com.cn/n2/2018/1220/c386910-32434144.html. [2]胡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3]吕莲.多视角下的进口跨境电商物流分析[J].商业经济,2017(12). [4]牛满萍.基于OCALE创业实战项目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 [5]孙从众.“互联网+电子商务”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J].价值工程,201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