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协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范文 | 摘要: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的新农科教育必然走向多学科融合发展,对新农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地方农业院校以农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为抓手,打破行政壁垒和制度约束,实现农林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跨界交流。农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助推复合型农业管理人才的进阶需求。 关键词:农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政策利好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高校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创业动机,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践行和保障。为此,国家相关部委连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利好消息。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20巧年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短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高校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的目标。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方向。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导,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短板”。在一系列政策引领下,地方农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存在着“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脱节,双师型师资匮乏,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碎片化,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短板,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导致就业压力大,新型产业对劳动力吸纳有限,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相对落后。 新农科教育提出深化农林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递进需求。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的新农科教育必然走向多学科融合发展,对新农科人才培养提出全新的要求。2018年10月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 从传统农科向新农科的转型进程中,为满足复合型农林人才进阶的需求,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要以农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为抓手,契合学科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升级发展需求。 1 深化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解析农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在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和实践。 1.1 农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协同的内涵 长期以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缺少融合,导致无法形成国家创新资源的聚集效应[1]。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创新主体的相互隔绝成为抑制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障碍,推动自主创新的关键落到解决创新组织的结构性矛盾上来[2]。农科教融合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和制度约束,实现农林部门、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之间资源流动、跨界合作的产业交互效应。产学研协同是以资源共享为前提,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共担风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成果与效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农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协同从本质上相似的,其核心都在于取长补短,灵活融通生产、经营、教育、科研、政务不同领域的优势,以需求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打造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两者的区别在于合作方式的差异,前者多以校地、院地合作为主,后者多以校企、院企合作为主要模式。 1.2 产学研协同促进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农业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培育中心,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制约产学研合作的最大困境。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7年全国高校授予的专利数为144375项,出售专利合同数为4803项,仅占授予专利总数的3.3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制约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究其原因,受传统行业壁垒制约、供需信息不对称影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选题,多基于学科建设、科研兴趣需求,出现了科研供需之间的脱节与失衡,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低,并且滞后于市场需求。 实践中,西部地方农业院校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组建校企联盟、企业化订制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高校成果的转化。但探索长期合作共赢激励机制和治理模式,是促进产学研协同机制效度的重要保障[3]。地方农业院校不同专业结合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如食品学院为经济林果的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植保学院为农作物病虫害提供生物防治技术,经管学院参与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学科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为校企联动提供人才、技术优势,在高校科研资源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打开通道。 1.3 农科教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 地方农业院校围绕产业链,建设学科链、专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进一步突出服务社会能力,依托校内的农村干部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与特色农业产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平台,与农林行业主管部门、市(县)政府、农业组织深度联动,为地方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参与编制地方政府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科教与产学研协同成果经过凝炼总结,形成决策咨询报告提交上级部门供决策参考,并广泛应用于实践。地方农业院校采取校地、院地合作方式,为区域经济、产业规划、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部署,引领技术创新,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凸显“智库”功能。 1.4 共建实践基地,弥补双创教育实践教学不足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强理论弱实践的教学现状,地方农业院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例如以校企、校地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与预就业基地,通过企业家进课堂、校企合作职业资格培训、企业顶岗实习、组织创业实战竞赛等多种方式,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针对地方农业院校双师型师资不足的现状,农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农村干部走进校园,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发挥校内学术资源与校外实务资源的互补功能,构建“校内实验室—校内实验中心—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校地(院/企)合作”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有效弥补高校双创教育实践教学薄弱环节。 2 农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助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1 强化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 根据地方政府、企业需求,地方农业院校通过校院、校地、校企开展合作项目。地方农业院校学生能够参与到合作项目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等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而且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学生社团组织利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活动,返校后以论坛、展板等方式宣讲农村现状调查和支教助学的成果。农科教融合的校地校企合作调研强化了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关注弱势群体,全面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合作项目的开展同时助力“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复合型人才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2.2 赋能学生 地方农业院校在校学生深入农村基层,获取第一手调研资料,参与调研数据的清理和分析,从而快速提高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问题导向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在校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地方农业院校依托农村干部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决策咨询项目和学员论坛活动,在校学生与来自基层的农村干部学员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基层农村干部针对乡村治理、产业扶贫的现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等乡镇治理工作的难点,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反思。地方农业院校以农科教和产学研协同为纽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学、实践、科研三重能力一体化培养路径。 2.3 混合式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第一,嵌入式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深实践、求创新”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嵌入式改革为思路,把双创教育嵌入专业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现“双创”能力培养的全程化、系统化。将创新创业理念融于每一个学科教学中,专业教育中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提问反思、观察判断、实践动手等创新能力。课程设置体现“点一线一面”结合,对学生从“引导创新创业意识、夯实创新创业知识、强化创新创业实操”的递进式培养。 第二,将虚拟网络平台与有形实验环境相结合,推行参与式翻转式教学改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地方农业院校需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将虚拟网络平台与有形实验环境相结合,构建仿真化、虚拟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觉性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4]。通过构建高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角色扮演,认知不同的岗位胜任力要求,感知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决策结果,提高综合管理和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团队合作学习”的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改革。 第三,依托多种智能教学工具和平台,探索“互联网+农林教育”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根据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精神,高校要坚持“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融合”。地方农业院校为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也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林教育”的教学改革模式,广泛运用“雨课堂”智能教学工具运用、“MOOC(慕课)、智慧树、网易云课堂、喜马拉雅、得到APP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推进翻转式、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况,从移动端推送预习素材、习题、案例、专题音频、在线课程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素材。运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整合在线教育资源和智能教学工具,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贯通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改進教学质量[5]。与此同时,开展多元化全程性评价,聚焦过程学习。学生的学业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全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课程作业完成质量、出勤与课堂表现、能力提升等过程性评价结果,破除“高分低能”积弊,提高学生学业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4 教赛结合,以赛促创,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质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协作意识。而创新行动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是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体现。 从“互联网+”“挑战杯”到校企合作主办的各类创业大赛、学科竞赛、营销挑战赛等系列竞赛,每一个创新项目本质上近似于一个微型科研课题,有着特定的应用背景和问题导向意识。学校精心挑选赛事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指导学生论证项目、提升专业素养、完善商业策划书等项目申请资料。通过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增强了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这些能力构成了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维度,有助于学生终身成长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以竞赛为契机,教赛结合,以赛促创,根据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情况,设计“理论教育—项目训练—竞赛选拔—创业实训—创业项目孵化”[6],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促进创客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 地方农业院校以农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之路径,通过强化实践、指导帮扶、教学改革、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显著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助力多学科交叉的新农科发展,助推复合型农业管理人才的进阶需求。 参考文献: [1]于竞,鞠伟.产教融合推进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48-50. [2]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 [3]陈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校企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107-109. [4]董慧.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11):38-41. [5]张勤,毛志山.应用型院校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索——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6(1):124-126. [6]张超,张育广.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培育的经验和启示——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8(1):147-149.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云南农业大学优秀课程“企业经营实务模拟”阶段性成果(编号:2017YAUKC25E)。 作者简介:郭颖梅(1972-),女,汉族,籍贯:云南禄丰,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