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范文

    王奉清

    [摘 要] 思政课堂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传授的知识最终还是需要学生应用在实践当中取得,因此,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堂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文章就“大思政”视域下的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展开简要讨论。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號:D641 文献标识码:A

    “大思政”视域下的高职课程应当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贯穿于学生的学校生活的各个科目和各个环节当中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的氛围。思政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一切学校教育活动的基础,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在“大思政”视域下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政实践课堂。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简述

    高职院校就是施行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普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其他院校相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和计划并且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思政方面的影响,教育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以及开展一系列与思政素质养成有关的教育实践和与思政培养有关的一系列教学实践。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在校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觉悟和品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教育出符合要求的优秀建设者和合格的继承人。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信念、良好品德提高素质等等为主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育的现状

    (一)思政教育模式死板单一

    在以往原有的思政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来进行的,教师为学生讲述学习内容,学生被动的进行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缺乏与学生互动,而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又比较乏味和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课堂中,老师不仅只就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还会根据时事进行一些补充。但思政教师往往只是抒发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让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背诵,很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探讨交流,难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很少培养学生自主的思考和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难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发生的时事进行联系,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果。这种原有的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将思政课堂演变成思政教师进行思政宣传的广播台,只能让学生被动的接收思想政治教师讲述的知识,学生自身原有的创新思想和发散思维也会慢慢地在这种死板单一的教学过程中消磨殆尽[1]。

    (二)思政教师缺乏,教学团队不完善

    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教师的引进却很有限,思政教师有些匮乏,这就在给现任的思想政治教师增加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每个思政教师都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为多个班级授课,完成教学任务,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有空余时间来研究探索新型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也无法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三)思政课堂上教师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够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职业技能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于学生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高职院校的思政实践教育在思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合,以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就业和实践作为导向。但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思政实践教育的针对性不够,未能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由抽象的转变为具体,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政实践教育真正地转变为对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有很好帮助的思政实践教育。

    (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阶段的外延不强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进行一系列的顶岗实习工作。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学校当中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的作用,没有将思政教学由学校教育阶段与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阶段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延伸。没有很好地将学校的要求和学生工作单位的用人标准进行有效统一。

    三、提高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在思政课堂上运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的机会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创造一种具有丰富色彩的生动灵活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场景当中,产生自身的态度体验,通过这种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对日常和学习生活以及社会活动进行一定的加工转化出的能够激发起学生自身的情感,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场景,能够将教学内容很好地蕴含在情景当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让学生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模式中进行一种实践模拟的活动,让学生将在思政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模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政实践的机会[2]。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有效科学的创设,也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工具,将教学情境创设的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教师创建出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二)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科学的结合

    道德方面的教育应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统帅,道德教育为素质教育之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道德教育是全面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一切教育都应围绕道德素质教育而进一步展开,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要格外重视道德素质的教育。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心理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良好的栋梁之才。要使思政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良好融合就要制定正确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良好的教师团队建设,构建正确的评价制度以及常常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活动,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共同出发才能将两者融合的作用发挥到实处。职业学院应注重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思政方面的教育和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并把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进行良好结合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一致性,进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衔接和延伸,要让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统一,扩宽思政教育的外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原来规范化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为学生讲授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结果。同时,还应当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延伸到实践当中,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让思政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贴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建立校外的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基地,将实践性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实践的场所,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强化训练。学校外的教育基地相当于一个社会的缩影,能够作为学生对实践学习理论上的特殊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个人见解,展现自身能量的舞台。能够使得学生在受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实践和实际工作上的锻炼,给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思政”视域下的高职思政的实践教学模式要积极扩宽学习思政教学的外延,将学校思政教育和学生的实习进行科学有效地结合。在进行学校思政教学的同时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将思政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紧密结合。要提高思政教育课堂的实践性,思政教师可以在思政课堂上为学生创建有针对性的情景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机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思政课堂的兴趣和感悟,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刚,刘刚,孙淑萍.“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2):30-31.

    [2]吴静.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J].西部学刊,2020(03):83-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