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学生逆向思维设计表现研究
范文

    姜雨佳 刘鑫

    摘要:设计思维是设计表现的重要前提,一个建筑设计方案的起始点即设计思维,而终点则是设计表现,因此设计思维的培养,成为每一个设计者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文章通过论述逆向思维的特征,着重指出三种设计表现方式,以期使设计实践有所提升。

    关键词:逆向思维;设计表现;重构;置换

    中图分类号:J5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112-01

    一、前言

    逆向思维是设计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它是设计思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逻辑思维的延续。设计者要想准确把握,就必须学会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去对待设计方案,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抓住那些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准确地进行创意设计与表现。为了使设计方案与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感受,这就需要每一位学生的设计个性和意识是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而逆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达到这一目的。

    逆向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从诉求主题的相反方向对设计问题进行思考最为基本,可以抓住事物的对立面,并以此为基点进行构思创意,进而通过种种表现技巧,就可以产生出与众不同的创意。逆向思维对人类的认知习惯的重构是一种质的突破,它追求的是敌对人类的已知方法的内容的反叛,对固有视觉形象的颠覆,用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崭新方案,全面突破常规思维的创意局限性,所进行的设计变现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图像变形,很多情况下表现出的是完全超越典型、颠覆常规、悖逆的视觉形象。有时候,此类创意的设计表现形式显得突兀、不合情理,但往往在这一点上被深深吸引,并被此类逆向形象多启发诱导,进而视反常为正常,牢牢地将蕴含其中的设计信息接收。在设计表现中,逆向思维常用的设计表现方式主要集中于打散重构、感觉置换、悖论存在三个方面。

    二、打散重构

    人类视知觉的组成在于每一个人否接受过长时间的不同方式的视觉训练,并以此形成对世界万物的固有印象,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万物的形象也都可以进行分解,以独立的包含被分解主体的固有个性的细小形象存在。打散,就是将我们所要表达的设计意识,通过对熟悉的设计元素的分解获得新的认识;重构则是整合,将分解后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获取新的意义。在这里,艺术大师毕加索可以给我们启示,他的雕塑作品《苦艾酒》以组合的形式用青铜、汤匙等综合材料组成,打破了人们对雕塑的特定主题的固有印象。一个设计主题可以事先将与之有关的素材进行分解,进而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并与固有形象形成对比的造型特征作为设计的素材进行重新整合。只有经过如此的打散重构,一个形象才能显现出崭新的味道。

    三、感觉置换

    逆向思维的设计表现,也可以通过感觉置换的方式获得,它既包括视觉,也包括嗅觉,甚至更多。在图形创意中,感觉置换的方式集中在视觉表现上对正负形的置换。图像反转共生使得视觉惯性停止,使得同一种形态可以传达出多种信息,而此种全新形象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设计意图的传达因此也获得成功。图形设计师埃舍尔创出了众多此类视觉置换作品,为后来的视觉设计师学习和借鉴。在空间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关注感觉置换的手法,如中国台湾地区设计师登琨艳设计的长沙窑主题餐厅大堂,爱墙壁的设计中,壁画形象置换成一罐罐成满中草药原料的土陶墙,消費者进入大堂,原本的视觉形象为嗅觉多代替,浓浓的中药味道不但提示此餐厅的烹饪特色,更为空间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想象空间,这是感觉置换的绝佳例子。

    四、悖论存在

    悖论存在的方式是指设计师用逆向思维方式,制造图像自我矛盾、自我冲突的情景,借助于特殊的视觉面貌,通过图形开显示逻辑、几何等方面的视觉矛盾,从而创造出迷人的而富有多重解读的设计形象。代表性的例子如福田繁雄以“和平”为主题的招贴设计,他将一颗脱离弹筒的炮弹,在视觉流程中做出一种倒飞会炮口的反向处理。这种违反常规的方式,使每一位观者感悟到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冲击力,“发动不义战争者必将被战争吞噬”的历史真理以悖论存在的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形象。

    逆向思维的设计表现还有其他的方式,但都要设计者因地因时进行选择,逆向思维所创造的设计世界,并非是歪曲或背叛这些视觉形象的本质,而是以一种口人心弦的新奇性和具有启发作用的方式,为我们世界阐释创意的真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