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微课程所联想到的班级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
范文 | 蒋斌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将microlecture译成“微课程”似乎欠妥.(1)microlecture的原意不是课程,而是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如,对单一主题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因此,可考虑译成“微课”.(2)microcourse中文译名应该是“微科目”,但把它译成“微课程”也未尝不可. 同事们都惊叹于“微课程”的高效与作用,为学生解决疑难和减轻教师的反复讲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常州一中学生构成与我校不同,多是走读生.可回家利用网络观看“微课程”,显示了常州一中领导、教师们的智慧. 但是,我们学校如果直接照搬别人的方法,是否会取得同样的效果呢?这不免讓我想起了最近正在热卖的学习机,每种款式都号称拥有超强的功能.比如,云搜索啊,名师在线讲解等.很多家长也认为,只要花钱给学生买个学习机,学生的学习就一切放心了.其结果是,学习机成了学生打游戏的工具,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究其原因,是我们忽略了,这个时代缺的不是知识和信息,而是沉下来做学问的心.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拥有一颗学习的心.如何培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班级文化的建设,这里的班级文化指的不是外在的表象文化,而是由每名学生所发出的自主学习的精神所组成的学习氛围而形成的班级文化. 理想的学习环境是指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整洁的室内学习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健康的舆论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 要形成这种氛围,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我第一个谈到的关键词是“付出”,它是所有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以本班现在推行的中午每日一练为例,要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习惯,是离不开教师的时时督促的,我在刚刚施行此项办法时,每天中午都会早早到班级去督促,及时批评一些打闹或者不认真练习的学生,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我就不用再天天督促了,只是偶尔去班级抽查完成情况.因此,要想把班级管理好,付出是第一要素. 2.班级工作中,通过集体活动促进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用氛围去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 (1)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这些都需要在比赛活动中去锻炼,去体验.我通过学校开展的课间操比赛、体活课模拟军训、“14岁我已长大”等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体活课上,学生们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让人感觉又回到了军训的时候,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整顿了因为初二现象而形成的松散风气. (2)适时进行学生表彰,表扬先进,激励全班学生.在表彰过程中,不仅仅重视学业成绩的表彰,更多地把学生的常规、在生活区的表现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纳入表彰的重点,用表彰给班级传递向上的正能量. 3.执行力是所有一切能够实行的前提,因此,作为任课教师必须树立威信,对于不做作业、抄作业、不认真作业、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必须给予相应的教育,可以请班主任或者家长进行配合,务必保证自己在班级中对于学科要求的执行力. (1)基础是数学成绩能够提高的保证,夯实基础是提升的保证,因此,磨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捷径. (2)让每名学生都有课外学习的资料,保证优秀学生在学科作业以外有拓展的空间. 众所周知,很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行为并没有违反法律,如果仅仅依靠法律来制约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是没有办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的,而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正好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在一个非常干净的环境中,每个成员都是不好意思去随便丢垃圾的. 建立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即便是不想学习的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去紧跟其他人的脚步.因此,任课教师要通过一些活动,如,教室文化布置,或者教师自身行为的引导等等方法,让班级的绝大多数成员有共同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努力的目标.让班级文化最大可能地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