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
范文 | 张家春+张凤翱 【摘要】随着人类黄河治理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入,将不断深化对黄河河情、运动规律的认识,更新、改造黄河治理手段、探求新的治黄新途径,丰富黄河水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同时,黄河水文化指导人类治黄实践,使黄河治理途径和手段更加符合黄河自身运动规律,更有效地调控黄河洪水和泥沙运动,减除水患,为民造福。通过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黄河的实践反复过程,将把人类治黄带进人水和谐发展的新的阶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念将日臻完善。 【关键词】黄河水文化;三条黄河;标准化堤防;理念 Yellow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Water Culture Zhang Jia-chun1,Zhang Feng-ao2 (1.Jinan, Shandong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Bureau Water Authority Water BranchJinanShandong250032; 2.Texas Yellow Jianye Engineering Co., LtdDezhouShandong253000)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human practice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Yellow River will continue to deepen the situation, the movement of knowledge, update and transform means Yellow River, Yellow River to explore new ways to new, rich content, and content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aming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guide human practice, ways and means to make the Yellow River Yellow River itself more in line with the movement of more effective regul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floods and sediment movement, flood abatement, to benefit the peopl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practice iterative process, will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 new stage of human Yellow River water into the people,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 of Yellow River" concept will be perfected. 【Key words】Yellow River culture;Three Yellow;Standardization dike;Philosophy 1. 前言 (1)黄河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悠久灿烂,作为中华文明的黄河水文化,在新中国人民治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对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生存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中国水利工作者不断调整、完善新时期中国水利发展思路,丰富和发展水利文化,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基础保障。黄河人不断探索、追求新的人水和谐治黄方略,已从建国初期的传统地利用黄河、改造黄河的“除害、兴利”为主方略,转变成如今的与环境协调、与自然和谐的“保护、发展”为主方略,逐步形成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 2. “三条黄河”理念,提高了综合治理黄河的能力 (1)人民治黄60多年来,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的原则、“拦、排、放、调、挖”处理泥沙的方针,彻底改变了黄河三年两决堤、百年一改道、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忧患局面,实现了伏、秋大汛不决口的治理发展目标,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维持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黄河以多沙闻名于世,且水沙异源、年际内分配不平衡,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t,其中4亿t泥沙淤在下游河道内,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平均抬高约10cm,形成了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4~6m、甚至10m以上的地上“悬河”,导致河道平摊流量降低、输水能力下降,增加了洪水漫滩灾害频次,加剧了洪水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量。黄河两岸频发的水、旱灾害,严重威胁着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黄河安危仍是国家之患。 (2)被称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沙运动最复杂、综合利用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如何正确有效地治理开发与保护黄河,使黄河生命特征水资源总量、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能力、水流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能力等方面指标得以正常体现,实现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新时期黄河人治理黄河的重中之重。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国家新时期水利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2001年提出了建设“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 (3)构建统一的、联系的、互动的、以工程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和科学化实验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三条黄河”治河新体系,有利于客观的、科学的、整体的、系统的认识黄河,加快黄河自身运动规律地探索和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黄河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黄河实施的“三条黄河”工程建设,十几年来基本完成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水闸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等重大建设任务,建立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法制制度,提高了黄河抵御大洪水的能力,缓解了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升了黄河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展示了现代化治河体系的广阔前景,为实现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目标,探求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理途径。随着“三条黄河”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必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黄河运动自然规律,增强黄河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提高综合治理黄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3. 标准化堤防建设理念,固筑了黄河防洪安全工程保障体系 (1)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是“原型黄河”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之一,目前已基本完成。完成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总长度约占黄河下游临河堤防长度1371.2 Km的83.6%。 (2)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总长度1147Km,建设内容包括堤防、险工和附属工程三部分,主要设计指标:堤防——堤顶帮宽至12m,临背堤坡坡比均为1:3;堤顶道路柏油面宽6m,三级公路标准;淤背区宽100m,坡比为1:3,顶高程与2000年设计防洪水位平。险工——坝型结构以粗排乱石坝或扣石坝为主,坝顶高程低于相应堤顶1m,坦石顶宽1 m,外边坡1:1.5、内边坡1:1.3;根石台顶宽2 m、高程与2000年相应3000m3/s流量的水位平、边坡1:1.5。附属工程——堤顶植行道林,临背河堤坡植草,临河护堤地植防浪林,淤背区植适生林、生态林;沿堤每10 Km设管护基地一处。 (3)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通过实施堤身帮宽、放淤固堤、险工改(拆)建、硬化堤顶、栽植草木等项目建设,提高了工程整体防洪标准,消除了黄河下游淤背区断带和部分重点险点、险段,大大增强了河道束水能力、河势控导能力和洪水防御能力,并综合了黄河水文化、周边生态环境以及相临工程风貌等因素,建成了“防洪保障线(堤防及淤区、险工工程)、抢险交通线(堤顶柏油路面)、生态景观线(放浪林、行道林、生态林、适生林、堤坡草坪)”黄河防洪工程集合,固筑了黄河防洪安全工程保障体系,为防御黄河下游花园口站22000m3/s、高村站20000m3/s、孙口站17500m3/s、艾山站及以下11000m3/s流量的洪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基础。加之黄河辅以每年(2002年开始)进行的调水调沙试验(2002~2004年)和调水调沙生产(2005年及以后)以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洪水调度和防洪、抗洪管理等非工程措施,构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黄河防洪安全体系,全面提高了黄河抵御大洪水灾害的综合能力。 (4)依托标准化堤防工程,对镶嵌在黄河标准化堤防上的水闸工程,实施了重点闸区建设和闸体修缮。重点闸区建设本着整体统一、和谐靓丽的原则,突出以草皮为基础,模纹组团点缀,高中档树木搭配,甬道休憩硬地结合的构建风格,突出当地历史、人文景观与治黄特色,建成了景观层次丰富、错落有致、黄河文化彰显的亮丽景观。闸体修缮以暖色调为主,与相临区域黄河防洪工程整体建设规划相协调,在相临黄河工程自然景观与绿色植物的衬托下,凸显其现代醒目的审美时尚,给黄河生态景观线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亮点。也是黄河人文精神风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在治黄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数字化管理理念,增强了黄河治理的宏观把握能力 (1)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改变传统的黄河管理模式,提升黄河业务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推动黄河水利现代化建设,制定、上报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2003年获水利部批复。“数字黄河”工程进入了建设期。 (2)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六个主要应用内容之一。2003年底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包括黄委监控中心、省局监控站、市局监控站、县局监控站、水闸现场监控站(远程监控系统现地站)五级建设,每级监控站都有对引黄水闸实施远程监测、远程监视、远程控制、远程管理和调度功能,但不同的级别控制及监视权限不同,实现了引黄水闸闸门的自动控制,多种水文信息及引水量的采集、计算和记录,闸前、闸后、闸室图像的现场全方位监测,以及闸基扬压力、绕渗的数据监测等。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建成和运用,实现了黄河干流、年度水量调度、黄河下游引黄水闸引水远程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水量调度控制能力,使水量调度工作效率与质量显著提高,增强了黄河防断流能力。 (3)据了解,在近年的黄河治理过程中,已建设开发的“小花间致洪暴雨预报系统”、“小浪底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黄河防洪决策支持系统”、“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较完善地完成了黄河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任务,形成了黄河防汛减灾、水量调度、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平台和信息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黄河管理与决策方案建立在丰富、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增强了黄河治理的宏观把握能力。 5.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与管理理念,构筑了黄河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为2240 m3,约占世界人均拥有水量的1/4。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的省(市、自治区)有18个,海河、淮河、黄河片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在350~750 m3之间。随人口增加,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将进一步降低。可见,我国人均拥有水量相当紧缺,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3)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严重。黄河河川径流仅占全国河川径流的2%,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12%的人口及50座大中城市、晋陕宁蒙接壤的能源基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的发展供水任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黄河供水不堪重负,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和持续增长的供水需求,超过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下游河道长时间的断流、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严重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站全年断流226天,河道断流长度达700多Km,占下游河道长度的90%以上。黄河下游长时间的断流,加重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增加了防洪的难度和洪水威胁,破坏了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恶化了下游河道水环境,并使河口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出现困难。目前,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高达67%以上,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支撑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4)实施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符合中国国情、黄河河情和自然规律。1999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施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自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根据《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水量调度方案,采取科学的水量调度措施,不断调整水量指标,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用水计划管理,精心调度、实时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沿黄及相关地区城乡居民生活(工业)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业灌溉用水,确保了河道控制断面流量指标,取得了连年不断流的辉煌成就。同时水量调度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机制不断完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水量调度实践经验。200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2006年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实施,规定了黄河水量调度计划、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的执行,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规范了黄河水量调度方案制定、水量分配、水量调度(应急调度)、监督管理等行政行为,依此建立了控制用水总量、遏制用水浪费、控制入污总量“三条红线”要求的黄河水量调度的法律机制,为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实施最严格的黄河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安排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法律保障。从此,黄河水量调度与管理走上了法制轨道,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黄河治理终极目标的实现,构筑了黄河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6. 结语 治理黄河新理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黄河、运用黄河的实践过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内涵深厚,内容丰富,巩固了黄河防洪安全工程保障体系,构筑了黄河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了黄河洪水调控把握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随着人类黄河治理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入,将不断深化对黄河河情、运动规律的认识,更新、改造黄河治理手段、探求新的治黄新途径,丰富黄河水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同时,黄河水文化指导人类治黄实践,使黄河治理途径和手段更加符合黄河自身运动规律,更有效地调控黄河洪水和泥沙运动,减除水患,为民造福。通过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黄河的实践反复过程,将把人类治黄带进人 水和谐发展的新的阶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念将日臻完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