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中国原始社会雕塑的图案纹饰与造型功能的探索 |
范文 | 陈铁衍
摘要:雕塑被视为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而中国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雕塑作为上古时期的一种造型活动,它是人类艺术活动的早期形态,它集中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原始雕塑在造型上体现着形式美感,而且除了拥有形式美之外,远古时期的雕塑还拥有意想不到的功能,与此同时还凸显着原始社会的荒蛮文化与巫术文明。本文通过对于中国的原始社会雕塑的脉络梳理,对其图案造型与形式上的探索于研究,此外也通过对原始社会雕塑的挖掘间接反映出原始母系文化在远古社会中的影响。 关键词:原始社会;原始雕塑;图案纹饰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63-02 一、中国原始社会雕塑概述 原始社会艺术,看似毫无沉淀以及毫无可挖掘分析的原始艺术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与价值,而且原始艺术处处凸显了原始社会的文明。例如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以及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这些史前精美的壁画处处体现着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与原始文明,与之对应的中国壁画一样拥有着璀璨的历史文明。中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拥有着渊博深厚的文明与艺术土壤,中国远古社会的雕塑艺术也一样是巡礼多姿,这些原始雕塑即便是用当下藝术的眼光去鉴赏,与现在的雕塑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不遑多让。这些古中国的原始雕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特点与原始文明,原始雕塑的艺术特点以大量写实为主,充分应用那个时代的生产力能积极大量生产的材料作为雕塑创作原料,例如玉石、牙骨以及陶等等;而雕塑反映的原始文明则集中显示出原始宗教和巫术的影响力,另外,还有诸如原始的生殖器崇拜以及生产力崇拜等等。总体的原始雕塑艺术给人一种质朴天真的感觉,一种毫无掩饰的纯粹。对远古时期中国的原始雕塑分类,可以按照以下两种分类归纳与分析。 (一)按出土雕塑的地域划分 按照目前考古学文化的界定,按照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等历史时期,目前已经在全国总计发现了几千处考古学文化遗址,例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中国的版图大致分为几大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地区等。按照中国地理的七大分区来观测出土文化遗址,第一块在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河南等邻境即是黄河流域,黄河自古被炎黄子孙称为母亲河,从这里开始孕育了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就是半坡文化与仰韶文化;其次是华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在山东境内即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另外还有在华北、西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地区的文化尽管在历史上的先后之分,但是所有的文明与文化都是在同时并列地发展。 各处文化遗址都分布较为广泛且考古学也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各处遗迹也不停地被挖掘等,尽管全国各处地遗迹多样且杂乱但是基本集中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因此可以按照对出土文物遗址等进行一个简单的地域划分。综合上述分析,对于这些文化遗址出土的史前文物与雕塑按照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做一个简单的划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筛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即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如图1所示)与红山文化的雕塑(如图2所示)作为史前文明的代表性。 (二)按雕塑的材质划分 对于各种旧石器、新时期时代等众多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各样的雕塑艺术作品,可以对其进行一个直接而又明确的划分——按照雕塑的材质来区分。因为,在史前文明当中,人类的先祖们以及整个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不高,材质都只是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的一些天然材料等等。古中国远古时期的雕塑的材质主要分为——泥塑、陶塑以及石雕与玉雕。 泥塑,用泥塑做的雕塑艺术品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十分常见,对于当时的原始社会来说是一样简单易用的材料但是却容易被毁坏且不易保存;陶塑,比起泥塑作品来,在新石器时代中更为常见的是陶塑艺术作品,这个时代的陶塑作品不仅仅只有形式美观而且很多的陶塑作品集功能与造型美感于一体,不得不赞叹远古华夏先祖的智慧于想象力;石雕与玉雕,所谓的石器时代正是人类开始掌握并且大量使用了石器工具的开始,也正是因为如此从石器的加工制造中逐渐演变出了石雕艺术作品,同时玉也是石的一种,经过大量的打造石器石雕之后也产生了加工精美的玉雕。 二、对原始雕塑造型图案的探索 质朴天真的原始雕塑并非如同人们想象那样简朴,反而关于上古时期的原始雕塑的艺术造诣超乎人们的想象。从艺术的造型图案角度以此作为横轴,选取远古时期中国文化遗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与河姆渡文化为纵轴来分析解剖原始雕塑的艺术特点与艺术造诣。 先从最为著名的仰韶文化开始分析,仰韶文化主要是指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贯穿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与河南几个省份,推测其时间大约在史前5000年到史前3000年,根据苏秉琦先生对于仰韶文化的评价,称之为“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中的一根擎梁柱”,由此可见仰韶文化的珍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其中之一就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如图3所示),彩陶把瓶子的口颈做成了一个原始人类少女的头像,少女的形象生动,五官被刻画得十分清晰简洁,同时制作这个彩陶的制作人把少女的眼睛与嘴巴给镂空,头部有着梳理得整洁整齐得刘海头发,看得出制作人的心血与用心。而且瓶身上携带这一些简单的花纹来装饰彩陶瓶,类似于今天印染中的“二方连续”中的花纹来衬托出这个少女的精美形象。 红山文化也一样是远古时期的最为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红山文化大约在史前4000年到史前3000年左右,是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远古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东北、北京与内蒙古地区即是古代中国地理中所谓的燕京地区、燕云十六州以及河套地区。其中出土的许多泥塑雕塑以其玉雕作品都堪称是原始雕塑艺术的典范,其中在辽宁牛河梁的神庙遗址出土的女神头像就是一个代表。女神头像是泥塑塑像的残片,挖掘出来的时候已是残破不堪,该泥塑残片是彩塑的女性形象,测量其真实大小为普通真人的两倍到三倍之间,它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是一个介于鹅蛋脸与瓜子脸之间的脸部轮廓,整体的五官刻画是十分写实;而红山文化的玉器在众多的文化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在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中很多都带有一种“勾玉形”类玉器——带齿兽面纹佩(如图4所示)。带齿兽面纹佩,其玉器上面的纹路拥有着复杂性与多元化的特点,目前的一种观点普遍认为是红山文化中出土的另一个玉器的纹路拼凑而成的“勾玉形”纹饰。此外这个“勾玉形”的带齿兽面纹佩组成的图案也和另外一个出土的玉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玉鹗。这种“勾玉形”的纹饰或许是由原始人类偶然发现了自然图案与动物形态的相似之处而造就了早期的形式美感,也由此可以看出原始艺术的精致。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原始雕塑的图案纹饰大致由几个来源与寓意,第一模仿原始人类的器官或者是模仿原始人类的整个躯干来表达生殖的崇拜,即是原始人类的生育死亡率过高而希冀于原始雕塑艺术品表达对于生殖繁衍的渴望,保存下人类的香火与文明;第二,刻画出那些动物与牲畜的形态来祈祷保佑着原始人类的生产力;第三,模仿着一些动物与自然界的纹饰表达对原始巫术与宗教的信仰。 三、对功能造型的解读 原始雕塑艺术品不仅仅只有装饰性,还有其特由的功能,从现在的设计美学的角度出發来看,这些形形色色的原始雕塑艺术品正是做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结合。本文依旧按照着最具有代表性的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雕塑艺术品进行解读与分析。 仰韶文化是一个璀璨的彩陶文化,在半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绚烂多姿的彩陶雕塑。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就是小口尖底瓶彩陶(如图5所示)。先说小口尖底瓶彩陶的纹饰,它上面的纹饰为一个方向的细绳纹以及椭圆形、圆形等形状作为衬托,形状亘古与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感;接着论述下其功能造型,它的造型是瓶底是小小的尖口是不平衡的,再瓶身的中部两侧有镂空的小耳朵,瓶颈笔直而瓶口规整圆润。从造型上分析它的功能,首先瓶子是一个不稳定不平衡的形态,可以断定小口尖底瓶彩陶它不是一个原来摆放收纳物品的瓶子,其次依据瓶身的细绳纹与两侧的镂空小耳朵可以推测出,该彩陶是被用于原始先祖的汲水与灌水,原始人类可以在两侧的环耳中穿入细绳,放置在河流湖泊当中进行汲水;此外,小口尖底瓶彩陶还很有可能是远古宗教信仰中的一种祭祀用具。综上所述分析,原始雕塑艺术品已经具备了很强烈的设计感,形式美感与造型功能的相互统一,即便比起今日的彩塑只怕也是不遑多让;再来分析一下红山文化出土的彩陶雕塑,彩陶纹饰主要实施于钵、盆、罐、瓮等,根据红山文化的彩陶可分为无底彩陶与有底彩陶,而两者分别代表了对于女权制社会的崇拜与男权制社会的崇拜。该彩陶陶器与之对应的功能是祭祀先祖敬畏神灵。也凸显了原始先祖们的巫术宗教信仰与生殖器崇拜。 四、结语 本文浅要的分析了古中国远古社会的原始雕塑艺术作品,旨在从图案纹饰与造型功能上对其进行一个初步探索。或许在那个史前文明中,我们的先祖并没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雕塑作品,但是远古先祖们的无意识地对石器加工与雕琢却一步步地创造了史前文明也推动了历史进程。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各种原始人类的石制尖状器物、刮削器物等已经显示出原始先祖们对于器物已经有了基本造型与功能的意识形态,尽管并非是完备;而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等出土的彩陶可以挖掘出,原始人类已经具备较为良好的审美意识,从陶器、玉器等上面的纹饰图案来看已经可以说是十分精细的图案。原始人类的雕塑艺术给予人的不仅仅是美与质朴还有震撼,难以想象在那个洪荒时代中的先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精致的作品,本文也希望通过引入几个经典的原始雕塑来呈现出史前文明的艺术之震撼,展现着原始社会的浪漫!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