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服装工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
范文 | 张晓伟 摘 要:“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内容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质量监控工作以理论教学为重点对象,而面对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用传统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方式进行管理,必然会出现很多漏洞。建构服装工艺课线上线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合理制订线上实践类课程体系观测点,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构建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当前服装学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线上;质量监控;实践;服装工艺 教学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教育部2019年做出《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高校积极推广形式多样的线上课程,教师陆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设计和准备。2020年役情防控期间,各大高校大规模开放线上课程,快速地、跨越式地完成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迅速地推动了互联网课堂教学。 服装工艺是一门实践课程,也是衡量服装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该课程教学的实现必须依赖工艺设备的操作,是无法完全用线上教学完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处于摸索和探究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是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以往传统的质量监控对象以线下教学、理论教学为重点设计,而面对线上线下混合的实践教学环节,用线下的理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管理,则一定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服装工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困难 传统的线下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包括校、院、系三级督导听课及互听课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生给教师授课满意程度打分,收集信息匯总反馈给教师,以刺激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管理方法问题;对实践、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制订质量标准,从目标达成度上规范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由于服装工艺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必须对工艺设备、缝纫技巧、操作技能的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学过程依赖指导老师的现场监控,对于学习主动性和自控能力不高的学生,仅仅凭借线上课时观看的一次演示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课下利用重复播放功能进行反复研习。线上督导和互听课只能监控到教师的教学,却无法监控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则学生的实践成效更多取决于最终的实践报告手册。教学质量的评价依靠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的评阅,而报告是否反映了学生已经获取了正确的结果、掌握实验方法、达到考核要求,是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实践情况的。根据在线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和督导线上听课检查的反馈结果表明,目前在线教学情况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监控指标不明确 仅有教学过程的规范性无法保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服装工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复杂多样的,侧重于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针对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此类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质量监控指标,导致很多教师只是完成了既定的教学资源建设。部分教师仅在线上平台提供课件PPT,视频资料,作业等等,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则无法实时监控,最终未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方案针对性不强,学生不知道提高哪些能力,实践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设定立足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教学效果的监控与评价。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高校尚未建立起比较先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起监控效果的提升。新形势下,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传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所以不能适应线上教学的监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没有大量的线上教学过程性数据,信息反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相关线上监控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挖掘,从而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支撑。 二、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措施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对象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样也是线上教学的重中之重。和传统课堂教学一样,线上教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也是围绕监控、评价以及反馈改进三个维度来展开的。 (1)以往,而针对线上的实践教学,大部分任课教师则无法现场指导学生,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进行直接的授课交流,需通过一系列手段刺激学生进行学习反馈,以达到教学目标。依据过程主导原则,监控重心放在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培养任课教师变化教学手段组织线上教学,在授课方法上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讲评式、提问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线上课堂教学效率。把教师科研课题中的任务分解出一部分划拨到班级,建立服装工艺模块,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工序关系组织成流水线,以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工序过程和要点,完善实践内容的记录。一方面开发学生实践潜能,另一方面解决了线上实践过程监督困难的问题;通过新的动态的实践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将线上知识转化为线下技能,将传统的静态实践报告中可能存在的虚假实验结果过滤,去伪存真。通过这种教研方式的激励、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动静结合的过程监控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依据教育部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立足能力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社会与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面向线上实践教学,在授课实施过程中利用云课堂等信息技术平台,优化教学手段,配备一定数量企业技术专家联合进行线上指导,使线上教学资源有效的服务学生,提高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考核方法上多元化,线上评估指标规范化,建立具体的监控指标观测点,量化评价实践要素的达成度,以保持教学效果检验的客观性、公正性。对实施结果进行监控时,组织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督导组,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监控系统。 (3)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服装工艺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与调控系统。在平台上进行线上实践授课,都会留下授课记录,利用线上教学采集的数据不仅可以了解当前的教学运行情况,还可以收集相关监控数据信息进行教学成效分析。但是,服装工艺课进行线上教学的时间普遍不长,数据采集中还存在很多的盲区和不足,对于相关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因此对其利用也就不够充分。想要获得更好的质量监控效果,非常有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构建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收集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将其转化为能够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撑的信息。建立数据管理理念,利用采集的数据来辅助开展服装工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形成科学的反馈机制和渠道,可以及时发现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实现由数据采集向管理的转变,构建一个适合线上线下实践教学监控的闭环调控系统。 三、结语 教学质量监控是提升服装工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多元化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需要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以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构建适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服装工艺课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2]王国华,卓泽朋,周光辉.大数据背景下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3):107-111. [3]范菁.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展望——基于本科审核评估实践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9(03):48-53. [4]周爽,刘忠超.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的挑战与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4):88-92. [5]郑庆华.运用教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15-18+39. [6]林莉娅.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影视类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8):212+245. [7]徐硕,欧阳霞.“互联网+”时代财经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问题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2):90-93. [8]冯炜雯.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国际公关,2020(06):91+93. [9]张彦颖.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04):35-38. 課题: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轻工委员会)项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艺实验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jyxm05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