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品结构分析 |
范文 | 郝伟智 【摘要】要弹好钢琴即兴伴奏,首先要对一首作品的布局及其发展,如内容、题材、体裁、结构以及风格等做出快速梳理。钢琴即兴伴奏在实际运用时,往往没有时间让演奏者准备和练习,这对那些有着丰富弹奏经验和能力的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对处于初级阶段的人来说,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原则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般广义的曲式结构原则可以用中国古诗词的结构原则归纳为“起、承、转、合”,也可理解为“陈述—发展—再现”的逻辑关系。“起”为起句,即“陈述”句或“呈示部”;“承”重复和巩固“陈述句”(“呈示部”);“转”引入新材料进行展开,与“起、承”内容形成对比;“合”再现第一、二句,也是全曲的总结和概括。歌曲配和声、编配伴奏织体和音型,也必须与此原则相符合。“起、承、转、合”结构中的和声功能关系一般情况是:“起”是主T和声功能;“承”是主T和声功能——属D和声功能;“转”常建立在下属S和声功能上;“合”回到主T和声功能上,它是对开始部分的又一次“陈述”。这样使用和声和设计伴奏音型便有了基本的结构布局概念。 一、儿童歌曲 例如,《重归苏联托》是一首二段式结构的歌曲。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前奏 A B 尾声 小节数:9(4+5)——8(4+4)——16(4+4)(4+4)——8(4+4) 调性:E大调———e小调——————E———e———E——e A段是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调性为e小调。伴奏织体采用方正统一的结构模式。上声部旋律层始终保持与歌唱旋律一致的关系,它的音响清澈、纯朴,给人一种朴实、热情、透明的感觉;低声部与中音层(左手部分)是规整的节奏音型,低声部还在强拍上使用八度音程,给人带来一种宽广、热情和富有推动力的感觉,充分表现出意大利人的热情、豪放和朴实。在A段中,和声采用正三和弦的连接,呈现出稳定的效果,终止式由主调属七和弦导入B段同主音E大调的主和弦;B段具有复乐段的结构,和弦多采用二级七和弦和属七和弦,以及一些变和弦。如第29小节使用了拿坡里调式的降六级和弦,B段第二句使用了DDⅦ7—K—D7—T[E大调]的功能进行。 歌曲的前奏与尾声相同,都由两个乐句组成,使用的材料与歌曲曲调使用的材料不同,但与歌曲风格特点相一致,并具有提升音乐情感的作用。第一乐句的和声序进关系是:E大调的T—SⅡ7—D7—T;第二乐句的和声序进关系是:e小调的S—K—D7—T。由此可以看出,全曲A、B段最大的对比是调性对比,但最终调性回归,调式统一。 二、抒情性的歌曲 《祖国,慈祥的母亲》本曲的曲式结构为二段式,其结构图示是: 前奏 A B 尾声 小节数:8(4+4)——17(9+8)——12(4+8)——10 调性:e小调——————————————— A段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叙事性的乐句又由三个小乐句合成,依赖于词句的内涵和音乐曲调及节奏的关系,形成由短变长的音节效果,这种乐句结构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音乐内容和思想情感——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厚爱。歌曲伴奏织体分两层,即保持性的低音声部,以及中声部分解和弦。低音声部的保持音起到稳定调性的作用,中声部分解和弦使用了大量的和弦外音和音程跳跃分解,给人一种不稳定感和持续流动感。第二乐句的低声部由原来的保持音改变为与歌唱曲调同步的旋律音调,右手分解和弦移高了八度,此时音乐情感变得更加深远和厚重。 B段共12小节,在钢琴反向半音阶的间奏推动下,歌曲直接进入这个高潮部分,音乐情绪饱满、激动。从节奏节拍变化看,A段两个乐句开始处是弱起小节,B段则是强起。伴奏音型在该段同样也发生了变化,右手以双音或三和弦形态同步于歌唱旋律,左手奏的是三连音节奏音型,音响宏大、饱满、激动。当歌唱旋律进行到时值较长的音符时,伴奏在高音区进入间奏——下行32分音符音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一种颤抖的心在呼唤的感覺。这段伴奏将歌中的情感描绘得十分细致动人。B段与A段形成了对比,技术理论上强调了节奏结构的变化。全曲调性没有变化,最后经10小节的尾声结束。 从二段曲式的表现特征来看:A段是单纯的主题陈述,结构规整,调式、调性稳定;B段在与A段的对比中,除去以上分析的调性对比和节奏结构变化对比外,还可能有新材料对比,速度、体裁对比等,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从曲式结构的角度对几首歌曲做了分析研究,这种研究对于理解歌曲整体结构布局,乐句、段落变化对比等因素,和声编配原则、伴奏织体设计等都有着积极作用,对学习弹奏伴奏者来说是不无益处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