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重量弹奏法的放松与重量运用训练 |
范文 | [摘 要]钢琴演奏技法多种多样,文章对钢琴演奏中的重量弹奏法进行简要阐述,对重量弹奏法中的重量进行简析。提出为获得重量而保持放松的训练方法,进而提出重量运用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钢琴演奏者掌握正确的重量运用方式,提升演奏水平。 [关键词]重量弹奏法;放松;重量运用;训练 钢琴诞生至今数百年的时间里,人们对钢琴演奏的方式、技法、形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从仅依靠手指弹奏到如今的全身参与演奏,现代的钢琴演奏法逐渐成形,重量弹奏法就是现代钢琴演奏技法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将从重量弹奏法着手,探索如何放松获得重量,并对重量的运用进行训练。 一、重量弹奏法与重量 重量弹奏法即演奏过程中,在触键正确、手腕手臂放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使手臂与身体重量通畅地传递至指尖进行弹奏的方法,其核心是演奏时重量通 达。[1]这种弹奏方法下触键不再是常规意义上的与琴键接触,而是指参与演出的手指、手臂以及身体共同配合的结果。重量弹奏法解放了演奏者的身体,适应各种钢琴演奏的需要,能进一步丰富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重量一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有实物均有重量。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使用手、手臂进行演奏,这时的重量来自手、手臂的重量。但笔者认为不能单纯地将重量理解成正在演奏的手、手臂的重量,任何在地球上的物体在运动中还包括互相作用力等,重量弹奏法中的重量应是重量、相互作用力及演奏状态的结合。重量是真实存在的物体质量,但重量也会受到演奏者的控制影响,从而使演奏时的声音有所差别。 二、获得重量的放松训练 要想获得足够的重量,必须学会放松。掌握重量弹奏法的关键,也在于能否做到真正的放松。训练前必须先明确,钢琴演奏中放松是相对紧张而言的。两者看似对立,但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统一。按照人的生理构造,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相关肌肉的收缩完成相应的动作,这种肌肉的收缩引起的紧张是必要的。所以钢琴演奏时的放松不是人们日常中松懈的状态,而是一种全身积极的放松,此放松但不松懈。保持这种放松状态,重量才能向手指传递。为了获得重量可以进行以下放松训练。 (一)“大象甩鼻子”训练 将腰弯下,上身与腿基本垂直,两条手臂自然垂下。此时想象两条手臂就是大象的鼻子。将肩膀基本稳定住,晃动两条手臂自由甩动。如果手臂没有放松,手臂将无法自由甩动,两条手臂呈现僵直状态,肘关节僵硬无法弯曲。此时应将手臂重量向下沉,重量都沉向手指尖的状态,想想大象鼻子的自由甩动状态。放松的状态下,两条手臂便可进行隨意甩动,弯腰的训练姿势更利于训练者感受到重量自上而下的沉淀。 (二)甩臂训练 在进行完“大象甩鼻子”训练后,手臂基本掌握了重量下沉的方式后,进行正常的坐姿甩臂训练。首先,可以请他人协助,训练者按照钢琴坐姿坐定,依然保持肩膀稳定,协助者捏住训练者的手臂,将两条手臂向身体两侧甩动。如果手臂没有放松,手臂无法自然甩动,肘关节僵硬,手臂无法弯曲。此时检查肩膀是否有耸肩的现象,耸肩也是手臂没有放松的表现。放松状态下肩膀应是松开下沉的状态,然后按照训练一,将手臂重量下沉至手指。他人协助训练进行得顺利后,训练者可独自甩动两条手臂,检查手臂是否做到放松,重量是否下沉。 (三)自由落体训练 首先,可以请他人协助,协助者将训练者其中一只手臂渐渐拎至肩膀以上,然后突然松掉,让训练者手臂完全松弛得掉落。在这个训练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训练者的手臂无法做到被自然地拎起,拎起的手臂不自觉地向上抬,肩膀会随着拎起的动作不自觉地向上耸。其二,协助者突然松掉训练者的手臂,但是训练者的手臂没有立即掉落,而是悬在空中,停顿些许时间后被慢慢放下。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因为训练者没有做到手臂放松。注意在拎起的过程中,协助者拎起的应该是一条沉甸甸的手臂,如果这条手臂是轻的,依然说明训练者没有放松。此时先检查肩膀是否紧张,肘关节是否朝向地面,训练者的手臂被突然松开后,想象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手臂自由落体一般掉落。放松状态下突然松开训练者的手臂,重量会下沉,手肘朝下,且立即掉落。他人协助训练进行得顺利后,训练者使可独自训练,使用自己的一只手臂拎起另一只手臂,然后互换两只手臂,进行相同的训练。 (四)吊桥训练 训练者在掌握了重量下沉后,将手指勾在谱架边缘处,此时勾住谱架的手指一关节突起,手腕平稳与手背、小臂基本呈一条线。肘关节向下,肩膀下沉。如果训练者手臂悬在空中,肘关节向外翻都说明重量没有下沉。放松的状态下,手臂的重量全都凝结于勾在谱架边缘的指尖上,手肘朝向地面,训练者应感受到指尖上的重量。 在进行放松训练时,时刻谨记放松是为了感受手臂自然的重量。这个重量不是训练者自行施加的,而是身体本身拥有的重量。必要时进行旋转手腕,或手腕上下左右挥动的辅助训练,肘关节为支点,手心朝上,小臂向上挥动然后手背向后掉落的辅助训练,以保持各个关节松弛且有弹性的状态。当然不能把辅助训练带入钢琴演奏的动作中,训练时的重点还是在于获得放松状态下的重量。 三、重量运用的训练 通过一定的训练获得重量后,便可以进行重量运用的训练。重量运用的训练应遵循先训练手指支撑,其次训练重量传送至指尖,然后训练如何进行重量转移,最后训练如何调节指尖上的重量的“四步走“原则。 (一)手的支撑训练 手指的支撑能力是重量运用的基础,也是所有演奏者应夯实的演奏根基。练习手指的支撑有以下训练方法:(1)捏圈圈训练。将一指与二指的指尖肉垫相抵住,两根手指与虎口形成一个圆形。此时一关节、二关节均向外凸起,掌关节坚实,感受两根手指指尖肉垫接触时的碰撞感。可加入节奏进行训练,每组四下。心中默念“一、二、三、四”,每数一下,两指相触,带有一定的力道,感受到压迫后分开准备下一次碰触。随后可以使用一指与三指、四指、五指配合,进行相同的训 练。(2)面墙掌上压训练。身体呈一条线,保持半圆状的手型,指尖肉垫抵住墙面,脚与墙根的距离约为上身与墙面距离的两倍。做类似直立俯卧撑的动作,此时将上身的重量都聚在与墙面接触的指尖上。(3)断奏训练。用手腕将手拎至琴键上方,准备好即将弹奏的手指,例如使用右手三指。此时手腕放松,手指应是自然而然地下垂朝着琴键的方向。拎至一定高度后,右手三指自然地掉落到指定琴键上,此时将手臂重量都放在和琴键接触的右手三指上。尽可能地将手腕手臂放松,使演奏的力量全部来自手臂的重量。三指指尖触键后,整条手臂的重量下沉,将重量都凝结于正在弹奏的三指上,训练初期尽可能保持够较长的时值,以充分达到训练目的。这个训练,即训练使用一根手指支撑整条手臂的重量。 在进行以上训练时要注意,保持关节时刻坚实。运用这些训练,可以将原本柔软的手指训练至可基本承受住手臂重量的状态,然后才能进行重量传递的训练。 (二)重量的传递训练 重量的传递是以手的支撑能力为基础,放松状态为保障,从而实现重量自然下沉至指尖的传递在这个训练中要严格作到以下三点:(1)每根手指的一二三关节都坚实的突起,其中掌关节处于整个手型的高点,保持掌心有一定的空间,手掌有抓握感。使用另一只手微微按压掌关节,手型应不受影响。(2)将手臂想象成一根水管,重量如同水流从肩部自上而下得向指尖流淌。此时肩、肘、腕保持放松,使重量可以通透得向下传递。注意肩部不耸,肘部不向外翻,手腕不向上拱也不松懈,否则如同折住了水管一般阻碍到重量的传递。(3)将另一只手的掌心当作“琴键”,将一根手指放在这个“琴键”上,此时另一只手掌的掌心应感觉到一定的重量压迫着掌心。然后,将这根手指拎起放在钢琴上,对琴键的压迫应和放在另一只手掌心的一样,这个压迫感就是重量传递至指尖的结果。 这个练习对初学者来说并不容易,既要做到手臂手腕的放松,又要兼顾手指的有效支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前牢后松”。[2]其中将手指放在掌心这个过程中,如果演奏者做不到放松,力量无法传递至指尖,那么掌心上的力量来源很可能是训练者自行施加的向下压力。不仅达不到练习目的,反而使学生养成错误的力量运用习惯。因此在重量传递训练中,要细心感受所有的关节状态及重量走向。 (三)重量转移的训练 如果把重量传递的训练比作一个幼儿学习如何“站立”,那么重量的转移则像“站立”后学习如何“行走”。进行重量转移训练时可以想象行走的过程:(1)重量依旧要先传递至指尖。重量转移的前提是手指已经通过断奏在琴键上站立,就像人的脚已经结实地踩在地上,此时重量凝结在弹奏的手指上。(2)手指、手腕及手臂配合。站立好后进行开始行走,势必有一个身体前倾,做抬脚准备的过程。对应钢琴演奏中抬手指,这个抬指可以是慢速时的高抬指,或快速跑动时的低抬指。此时,手腕手臂保持放松状态,跟随准备的动作进行调整。将即将演奏的下一根手指抬 起。(3)重量由前一个手指指尖转移到下一个手指指尖上。如同行走时讲已经抬起的脚踩下的动作一样,踩下后身体的重心发生转移,身体力量转移至另一踩下去的脚上,重量转移后,此时身体重量在踩下的脚上。对应手指弹奏时,在准备动作完成后,已经抬起的手指弹下,弹得过程中将前一个手指的重量转移到新的手指上,此时手臂的重量没有变化,但是承担重量的手指由前一根手指转变为现在正在弹奏的手指上。 流畅平稳的重量转移要坚持重量来源一致的原则,弹奏的重量均是手臂的重量,经手腕手臂的配合转移到即将演奏的手指上。这个转移的动作要像人行走一样自然流畅,这样才能弹出连贯、均匀的音色。 (四)重量调节的训练 音樂的变化是丰富多样的,但是较短时间内重量是相对稳定的。单纯得只使用同一层次的重量进行演奏,音色必定单一乏味。因此,钢琴演奏中要根据乐曲的音乐风格、力度起伏、音乐层次变化,调节重量进行演奏,以呈现丰富的音色。 重量调节可以通过改变手掌框架上的重量实现。一般来说,当音乐柔和,力度较弱时,控制好给予指尖的重量,不可过多,否则会破坏音乐表达;而当演奏激昂饱满、力度较强的音乐时,为了适应音色的需要,尽可能使用整条手臂的重量,并根据旋律的起伏加以调整。总之,根据音乐的不同呈现进行重量的调节。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手指手腕的状态进行重量的调节。相同重量下,柔软的手指手腕可以削弱重量,坚实的手指手腕则更利于重量作用至琴键。在演奏减弱的乐句时,将放松的手腕自然柔顺地带起,加上和手指的配合可以减少给到指尖的重量,从而演奏出柔弱的音色。当演奏渐强乐句时,将手臂重量逐渐增加,手腕上拱以积极的状态配合重量变化,此时坚实的演奏状态更利于重量传递至指尖。 结语 重量演奏法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仍需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认识。以上对于放松的训练和重量运用的训练只是笔者在钢琴教学中一些粗浅的认识,钢琴演奏技法多种多样,钢琴作品更是数不胜数。重量演奏法对于钢琴演奏中其他演奏技巧而言,只是基础和前提,演奏者习得了正确的重量弹奏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演奏技巧,更完美地诠释钢琴艺术。 注释: [1]关文伟.浅论钢琴重量弹奏法[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S1):109. [2]闵胜林.钢琴重量弹奏的基础训练[J].电影评介,2007(11):24. [收稿日期]2020-06-01 [作者简介]王营营(1994—),女,阜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阜阳 236000) (责任编辑:崔晓光) 快递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湖100号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 王营营 手机号:15257199061邮箱:zjcmwyy@163.com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