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德育养成教育策略 |
范文 | 尹万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生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学生良好德育养成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养成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12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养成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学生良好德育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塑造学生”三观”以及综合素养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落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当下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愈发紧密的新时代,加强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教育部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极易导致学生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极为必要的。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在促进学生发展潜在动力,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现状的基本概述 (一)教育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德育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由于现阶段,部分教师始终未能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展开教学,不仅极易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最终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德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随着近年来教育机构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员供给不足也是阻碍德育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部分教育机构为满足人员配置需求,不断地降低师资选拔标准致使聘用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综合素养,都与预期教学需求存在显著差距。师资整体素质偏低、知识储备不足等现象的存在,更导致学生无法接受有效的德育教育,最终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育教学模式过于落后 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教学重点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大多是进行课文的学习,长此以往不仅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需求,更导致了他们对于课程的抵触心理。换言之,就是德育教育往往只是落实在口头上,却没有真正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也并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初中生德育养成教育 (一)以点破面一构建班级特色德育体系 学校如同一个平面,而各个班级就是平面上的点。校园是由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组成的,学生、教师是整个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年级、班级的学生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校园中班级实力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基本素养是有差距的,例如绝大多数优秀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较为成熟,而较差班级中的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则有较大起伏。因此,教师在对待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时候,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构建班级独有的德育体系,比如相对优秀的学生大多比较自觉,则在德育上可适当放松;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采取一些严格的措施管制学生,从而进行德育。将校园里各个班级的特色德育体系串联起来,便能构建出了一张笼罩全校的德育建设体系网络。 (二)以德治校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在进行校园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是要放在首位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才是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学校发展德育的工作,首先要在校长的带领下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策划相应的德育活动,这样便能合理的落实德育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管理,教师是进行德育最直接的教材。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许多人心里,教师的行为表现有可能会成为他一生的道德标准。教师作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若是自身的德行不过关,那么受影响的不会是一两个学生,而是一代乃至几代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所以校园要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对教师可以采取培训、考核等制度,规范教师的德行,树立教师正直、仁爱、公正、无私的道德风范,建立合格的德育队伍。 (三)核心引导一建立特色德育机制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人,要发挥自身的核心引导作用。首先校长要积极的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带头学习先进的德育理念,掌握德育方法,并在培训学习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德行品德,这样才能确保教师进行德育的教学水平。其次校长要加强对德育工作领导人员的培训。领导人员是校园进行德育活动的策划者、管理者,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让他们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这样策划的德育活动才会是有效果的。最后在学校中除了学生、教师、领导之外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清洁工、小卖部老板等,他们也是学校的组成部分。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但是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食堂阿姨可以告诉学生要珍惜粮食,清洁工可以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小卖部老板可以教给学生做事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从此可以看出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学校对其他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简单培训,让他们对学生输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校长要把握好学校的方方面面,与学校全体人员一起合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机制。 结论:简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德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学生"三观"以及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现阶段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探索[J].中国教师,2019(S2):165. [2]杨林.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46. [3]徐辉.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29+141. [4]鄭伟秋.创新思路,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56-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