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 |
范文 | 邵立冬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各行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对数学的教育也越发重视。在学生进行数学學习的过程中,小学数学作为基础课程,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只有打好基础,具备足够的钻研精神和数学能力,才能尽可能地投入到对数学领域的研究中。这就要求教师们加强对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的重视,注重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模式,上好复习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学段;复习课程;自我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211 引言 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都有“认识—熟悉—遗忘—再认识”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完新课程的学习后,需要定期的进行复习以防止遗忘、减缓遗忘的速度,复习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记忆的不牢固的知识,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还能查漏补缺,拓宽知识的覆盖范围。教师在进行高年级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正确地进行自我反思。 一、明确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引导 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明确学生各个学期、各阶段需要掌握的内容,明确各阶段需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状态,而后再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布置、编排,除了课本上的复习要求,教师自己也应定期地安排复习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以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为例,虽然在每一章节后面都有一个“整理与复习”专题,但教师此时刚刚进行完新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此章的知识记忆的还比较深,达不到更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可以每两章学习完就进行一次复习,或者选择两个相似的章节进行对比复习。如在学习第三章《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分数乘法》的简单复习,唤醒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分数的乘法法则等的印象,而后再进行除法的学习。这样的复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吸收新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自身对于乘法的理解、记忆、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对于两块章节不同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为什么乘法学的比除法好?”“是不是把乘法和除法搞混了?”“分数的乘除法和自然数的乘除法有什么区别?”“能把小数的乘法换算成分数的乘法吗?”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引导,会进一步理清区别、思考,从而拓宽数学思维。 二、注重实例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反思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进入到一个相对疲惫的状态,对学习兴致欠缺,教师若此时再进行大量地试题等复习,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甚至出现很多负面消极的心理情绪,导致学习效率更加低下。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单一化的复习模式,增加复习的多样性。 在进行单纯的计算相关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运用做题方法,将不同题型进行归纳整理,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做题的思路与方法,而后进行延伸,让学生去思考。 但数学并不仅仅是一门计算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内容的复习,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多联立一些生活相关的问题出一个活动专题复习,如“计算圆柱的体积”这一专题,可以让学生计算家中的圆柱形水杯最多可以盛多少牛奶、统计班级里同学水杯的容量、自己用尺子进行测量水杯上标的容量是否准确、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用纸设计做出与杯子同等容量的圆柱形纸杯等,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圆柱形的体积求法、杯子是怎么做的、怎样确定杯子的长宽的等问题,在反思中培养、提高创新意识。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差异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学生对复习内容不同的接受程度,有些学生对此内容可能一窍不通,而有些学生则掌握地非常好,教师首先要了解好学生们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情绪,衡量复习的内容和方法。 如在进行《比例》这一章节的复习时,有些学生解比例都没掌握好,若教师着重于比例应用的复习,会导致学生越来越听不懂,同样的,若有些学生基础很牢固,但应用能力比较薄弱,单纯的进行解比例的复习,对学生也没有好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可以将复习内容制定的更全面一些,设置梯度性复习,先从既照顾到基础不好的同学,又能对学生进行复习提升,同时在后面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地题目,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发现自身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还能举一反三,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教师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对比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区分,丰富复习手段,充实复习内容,充分利用复习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J].考试周刊,2016(49):78. [2]沈巧云,董月华.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J].中华少年,2016(36):169-170. [3]池汝连.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20):20-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