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翻转课堂与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
范文 | 刘敏峰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翻转课堂与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88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习作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翻转课堂与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伴随科学技术应运而生,是现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翻转课堂主张的是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翻转,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问题,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 都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基本上很少对知识进行思索和探究,都是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内容。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进度。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上, 也无法切实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 二、 翻转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师要想构建翻转课堂,需要明确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发挥主人翁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 1.突出学生为中心 构建翻转课堂,实际上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符合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现在提倡以人为本的课堂,所谓“以人为本”的课堂,就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意愿,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翻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做好翻转课堂,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翻转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最主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思考教材内容,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探究和解答。这种行为就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学生要想与他人形成交流,就要思考教材中的内容。在思考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便是学生自己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对学生的思维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翻转课堂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了解了翻转课堂后,需要着手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形式有很多,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想法。 1.注重视频制作,做好课前准备 在构建翻转课堂前,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切实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发展。而它的展开形式与视频的运用是离不开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可以从视频制作的角度入手,通过制作合适的教学视频,完善翻转课堂在课堂上的应用。例如,在《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这节作文训练课中,让学生介绍一个地方, 考验学生写物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给学生寻找不同地区的风景图,通过剪辑和编辑的方式,将其制作成视频,形成美丽的风景画卷。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地方展开写作。 2.结合教学问题,开课堂教学 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的时候,还可以结合教学问题进行具体的应用。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高度集中,需要教师通过提问问题,引起学生对教材的思考和注意。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展开思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和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作文:小小动物园”》这一-作文训练中, 主要是让学生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让学生正式动笔写作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题目, 你如何构建作文框架?”让学生先将写作框架搭建出来,再让学生根据框架内容互相提问。学生可以对同学要写的动物,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文章有更深刻的把握,从而提高文章质量。 3.借助视频的跨越性,丰富写作素材 网络视频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能够为学生展现各类生活中无法接触的场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再加上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容易产生奇思妙想,而且语文课文又富有故事性和哲理性,因此,网络视频的引入能够丰富区别于文字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我和过了-天”主题写作为例,在网络中搜索和神话故事相关的动画视频,利用视觉刺激向学生介绍盘古、精卫、愚公等神话人物,跨越当下生活方式,将学生带入当时处境,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你和他们是好朋友,你们会有哪些经历呢?赶紧动笔写一写吧 ,充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4.借助视频的逼真性,引导学生观察 以“这儿真美”的环境主题写作为例,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进行观察不太理想。但为了确保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教师必须为学生呈现真实的自然景观。此时可以运用网络视频进行环境主题写作教学,在网络中搜索学校所在城市花园、田野、河流等美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都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美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美景用文字语言分享给同学。 5.借助视频的直观性,明确写作细节 “细节描写”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技巧,能够凸显创作者入木三分的作文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的直观性, 为学生展现事物变化中的细节或静态模式中的细节。比如“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中,以向日葵为例,播放向日葵在朝阳、日照、夕阳下的神态,借助直观性展现,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细节。 6.借助视频的逻辑性,培养写作思维 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习惯寻找大量的素材,但图片、文字性素材在制作成PPT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顺序颠倒、杂乱无章等现象,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网络视频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通过镜头实现前后对比的设计,进行流畅性播放,让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观察到視频变化。比如在环保主题写作中,可以借助视频的逻辑性,首先展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片段,其次展示空气污浊、河水断流的片段,最后展示动物无家可归、人类饮食中毒的片段,动态化展示环境被破坏的过程以及影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柳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的笔尖灵动起来[J].中华少年,2017(12):66-67. [2]常小红,刘静,韩陆海,于丽蓉,洪跟兄.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9. [3]郭金棠.网络视频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父母的爱》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03):39-40. [4]张才周.探究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善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02):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