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英语课堂前五分钟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王志军 马淑雯 1. 前言 高中阶段,由于英语课程难度的不断增加,很多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更有甚者对英语产生了抵制心理。但教师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课前五分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制心理,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堂完整的课中,课前五分钟是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好英语课前五分钟预热课堂,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提升。因此,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关注并努力设计符合本班实际教学情况的英语课前五分钟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2. 进行英语课前五分钟活动的依据 2.1开展英语课前五分钟活动的理论依据——“有效教学”理论 我国学者程红和张天宝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現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他指教学不光要有效果、有效率,更要有效益。也有学者指出有效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即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惟一标准。这就是说,有效教学指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教了什么。由此可见,有效教学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和积极的学习体验。 英语教学是听说读写四点想结合的,有效的把这些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学习,五分钟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引导本节课所学,引导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注意力,比如学一篇英语课文,首先大体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内容这五分钟可以把文章内容总结,或者讲一个跟这篇文章相关的有兴趣的事让学生投入进来,引入进来让学习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 2.2开展英语课前五分钟活动的现实依据——英语课堂“低效”现象 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存在低效、无效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强行灌输知识;有的教师则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有的教师由于高考压力,采取题海术,关注的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有的教师为了便于记忆,把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分割,将英语学习公式化,比如把英语的时态、 句法像数学一样编写成公式,再让学生背诵和记忆;有的教师不顾课堂实际,只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忽视教学的有效性;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新”和“热闹”,而忽略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采取各种不切实际的教学活动,一堂课下来,学生晕头转向根本不知道学到了什么。这种英语课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不利于教学的有效性。 2.3开展英语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意义 高中英语课前五分钟可以转变传统英语课堂的严肃呆板,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可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的沉闷乏味,增添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开阔眼界、陶冶心灵、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高中英语课前五分钟不仅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有效性。 3. 开展英语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有效策略 开展课前五分钟教学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情况。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课前五分钟活动,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经验 ,把高中英语课前五分钟开展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种: 3.1复习法 复习法,即在新课之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复习法常被广泛运用于单元内教学或联系紧密的单元间教学。新旧知识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复习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温故而知新。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再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间进入学习状态,习得新知识。 3.2设疑法 设疑法,即根据新课内容,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起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入新课内容。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动脑的优秀学习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3.3图示法 图片是英语教学中的常用工具。图片不仅可以提示教材难点,印证教材观点,为教材重点服务,而且各种活灵活现、五彩斑斓的图片让人赏心悦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与该课文相联系的插图。因此,教师如果能适当地运用图片,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或集体制作的图片。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获得成就感,促进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总而言之,图片导入能恰到好处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3.4线索法 线索法,即通过幻灯片,或凝练的一段话勾勒出课文主要线索,阐明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而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引起他们对整堂课的兴趣和关注。“英语整体教学法” ( 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 要求教师必须始终注意坚持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材处理的整体性和教学程序的整体性。但长期以来,由于错误的认识,教师将语言学习分割开来,认为教学过程只能是从部分到整体,从而使学生一叶障目,长期只见树而不见林。线索法先总后分,符合英语整体教学法的要求。 3.5情境法 情境法指的是创设一个学生认可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新课。结合所学内容,通过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等手段来创设情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所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通过看图,让学生合理地发挥想象,从而在大脑中创设一个情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所创设地情境中进入课堂学习中。通过情境法,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3.6随意交谈法 随意交谈法,即教师紧扣所学内容与学生开展真实的对话。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对学生的了解,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知不觉地引入主题,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感和陌生感。Free-talk这种形式不限内容,不限形式 ,和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这种方法对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坚持下来就会受益匪浅,记得很多教师用过这种方法,但是都是偶尔尝试没有长时间的坚持,偶尔的尝试效果不是很明显,只有坚持下来才能有很大的提高。这个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坚持下来,学生才能在口语和交际能力上有很大的进步。 3.7时事法 时事法,即通过讨论和所学内容相关的实时新闻来导入新课。当前教材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因此要找到教材和现实社会的结合点并不难。 比如,在学习体育运动时,可以通过讨论最近的体育赛事、体育新闻来导入所学内容。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每日的duty report时和时事新闻相结合,提出新闻话题并发表看法,然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这不但使学生贴近现实生活、开阔眼界,也是开展英语课前五分钟的好方法。也会养成每天读英文报纸,多听英语的时事新闻,对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课前五分钟做一些这些事是非常棒的英语教学方式,高中英语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自学,养成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方法才是最棒的教学方法。 4. 總结 要上好一节高效有趣的英语课,精彩的课前五分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中英语课前五分钟有各种各样的开展形式,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教师只有根据各种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内容和课堂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费宗芳. 利用课前三分钟,英语学习不枯燥[J].考试周刊, 2014(07). [2] 贺一林.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1(01). [3] 孟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宋本超. 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考查及对策——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J]. 校园英语, 2015(33). [5] 阮红芳,靳玉乐. 有效教学论析[J]. 当代教育论坛, 2003(08). 作者简介: 王志军 (1979--), 男,籍贯:江西南昌? 单位: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马淑雯(1994--),女,籍贯:浙江杭州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江西农业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