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范文

    陆海燕

    【摘要】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值得小学生去学习和吸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资源,因此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值得老师细细推敲琢磨。在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议题。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创新型的、实用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从教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重要性;教学策略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美丽瑰宝,它以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深层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它写人传神,惟妙惟肖,顾盼生姿,丰满鲜活,“回眸一笑百媚生”;它抒情流畅,行云流水,感人肺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写景迷人,引人向往,人人津津乐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因此,中国古诗词足以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古诗词中的格律、押韵、千古名句等,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汉字遣词造句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对中国汉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感受中国汉字的文字魅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春晓》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受:虽是简简单单的字词,但通过诗人的巧妙安排,押韵整齐,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无穷。通过引导,学生们发现这首诗虽然含义简单明了,却包含无尽的悠闲舒适的意境,正如梁景如同学说的:“这首诗虽然简单,但读起来真是趣味无穷啊!”通过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文学意义。

    中国古诗词中饱含着先辈诗人的深刻思想和深厚感情,使后人在阅读时能从中汲取到巨大的思想和情感力量,从而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代小学生尤其需要从中接受熏陶和激励,帮助其健全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古诗词的生活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十分重要。明代诗人钱福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写出了时间的弥足珍贵,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在教学这一课时,同学们大概都能说出诗中关于珍惜时间的呼吁,但我觉得这样的认知还不够深刻。于是,我引导学生们在课上展开大讨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同学们反响热烈,分享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下定决心在往后的学业和生活中付诸行动。今日的事情不要拖沓至明天,不要蹉跎了岁月。我相信那一节课、那一首诗将是影响同学们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古诗词的生活意义。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古诗词文本,培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和体验古诗词,做到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创新的、实用的教学策略,高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1.多形式朗读——初步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字词意思,读通读顺,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思自悟。在小学古诗词的朗读指导中,我经常指导学生以吟唱的方式朗读,读出古诗词的韵律,读到朗朗上口。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画面感十分鲜艳奇丽。我在做朗读指导时,选择了舒畅悠扬的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以吟唱的方式入情入境,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江花的灿烂和春水的美丽,感受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体验,加深理解。同时,我认为让学生感受多角色朗读也是很重要的。我经常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比赛朗读、同桌互读、个别同学范读等形式进行古诗词朗读指导,让同学们在他人的朗读中,去感受和体会古诗词的文字美,去理解和记忆古诗词的表达内容,去反思和扬弃古诗词的朗读技巧。

    2.创设情境——想象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段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得古诗词教学形象生动,清晰有理,使学生更容易消化和理解,从而帮助突破古诗词教学重难点。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课中,先给同学们介绍了这首古诗是李白在桃花潭赠给好朋友汪伦的留别诗,让同学们有个整体感知。前两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我建议学生们进行“演一演”,分角色把李白乘舟和汪伦踏歌表演呈现,这下学生们个个蠢蠢欲试,其中小明、静静同学的扮演最为精彩,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了这个送别的情谊,化无形的情感为直观的送别画面,进而去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种朴实真挚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清新自然,激发想象能力,使学生感到奇特而生动。在教学中,我也常常给学生们观看与古诗詞相关的背景音乐、图片、文献、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们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大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辅助理解古诗词的深意,体会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3.整体把握——深入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感悟,能够使学生受到古诗词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这也是现阶段深化改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所在。古诗词意境的教学,要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整体把握。例如,在《泊船瓜洲》的教学中,从初读古诗开始,我就一直引导学生们把握住古诗思乡愁苦的感情基调,带着思乡愁苦再去细细品味诗的重点词句,再由点及面地深入感受这首诗营造的意境。我津津乐道“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千古之“绿”的由来,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感受到“绿”为我们铺开了江南大地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同时也更反衬了思乡的愁苦,格调清新,情景交融,境界开阔。步步为营,我在每个教学细节中都注意对意境的把握,逐步突破诗的意境教学这个重难点。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应该只为学古诗而教古诗,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教学的形式,探讨更多形式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让学生跳出单纯学古诗的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小学生都能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提高和发展综合能力,使中国古诗词能够滋润当代小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

    [2]肖俊宇.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指南[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