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范文

    赵丽霞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如李白、屈原、徐志摩、莎士比亚等等,他们不是老师教出名,而是自己博览群书,自学成名。所以,教师不光要在课内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还要在课外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因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兴趣地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激发小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激发学生投入地进行课外阅读呢?

    在课前,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带着悬念读书。富有强烈地好奇心,喜欢揭秘是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和课文有关的书籍。例如,在教学《狱中联欢》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就“狱中”、“联欢”这两者之间看似矛盾的关系创设悬念,让学生阅读小说《红岩》和相关题材的革命书籍。学生通过课前阅读,了解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对“江姐”、“许云峰”等为了迎接解放与集中营的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者有了深刻地了解。这样的课前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看课外书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教师还可以拓宽课文的外延,指导学生进行拓展型阅读。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写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表达方法类似的文章,巩固学生对各种表达方式的掌握。也可以围绕文章的内容,就文中有疑难的地方,通过阅读寻找答案;或者对文章介绍的知识进行广泛的了解,拓宽视野。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后,对“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到底是否会变化”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宇宙星球的书籍,帮助学生寻找答案。通过阅读,学生不光解开了心中的谜团,还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深刻理解了“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道理。同时,要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必须重视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等。

    二、有目的地读

    课外阅读,毕竟有别于课内阅读,因而在取向上必须更加明确。阅读目的的确定,阅读意识的指向,都必须更具体,更专一。

    “积累”,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十分重要。课外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性著作,积累知识。例如,阅读古诗,名言等等。同样,还可以指导学生带着课内的某些疑惑,进行资料性、参考性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充实知识仓库,丰富运用材料。当然,在指导学生积累阅读时,也要教给阅读方法。例如,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著名诗篇,做阅读卡片等等。

    寻根究底是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之一。因势利导的探究性阅读可以成功地延伸课内阅读。对于一些节选作品,学生往往有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作者的原著,使学生对作品做一整体上的了解,从而了解人物性格的形成,探究故事情节的变化等等。这种刨根寻底的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还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为没有素材而烦恼。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储藏。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建议学生阅读有关名人的故事,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者与课文知识有关的书籍。例如,学生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和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报刊,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使学生想读,教学生会读,让学生多读,才能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晓楠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