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立足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
范文 | 张凯伟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教学的重要时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比较不容易理解的数学。现阶段教育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都已经将合作学习这个方式加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让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合作学习带入日常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想要将数学知识学明白,学生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相同,这就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出了一道难题。其实教师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加入日常数学教学当中,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难题,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找到解题的思路。数学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合理地分配小组内的成员,也要明确小组内合作的任务,从而带领学生学习数学,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讲课时间很长 小学作为最开始学习的阶段,是学生养成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教师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之下,还在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述书本当中的知识,认为这样学生就可以认真地学习。其实他们只是了解了知识的表面,没有将知识真正地理解。 (二)学生注意力没有集中 因为年龄的关系,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会被他所感兴趣或者是好奇的事物吸引,导致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在教师讲课的时候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逐渐对知识学习不感兴趣,从而更加不愿意听教师所讲的内容,也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利用合作学习,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人员就是小组内部的成员,在合作学习当中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并且还可以互相帮助,鼓励彼此,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小组的一部分,也可以感受到被尊重。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也可以将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上去。例如在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来完成这节课的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和差异,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切忌不要只把学习好的放在一个小组,学习不好的放在一个小组,需要合理地分配。教师让学生将准备好的七巧板拿出来,然后在小组内做一个游戏,将七巧板的摆放顺序打乱,然后教师说开始的时候学生开始还原七巧板的原型,哪组成员最先完成就算获胜。在这种游戏当中,学生会对图形有一个认识,并且还可以提升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拼好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讨论七巧板当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导这节课的学习。这样的游戏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更加感兴趣,也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布置合理任务,进行合作学习 在数学学习当中,有很多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者是总是爱出错的知识点,这些教学的难点可能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适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交流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小数和了解加减法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呢?在计算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注意什么?”其实在学习小数的时候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小数点,提出这样的知识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难点的印象,防止出现错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后每一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下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所说的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观察学生是不是都可以融入合作学习当中。对于缺乏合作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和他沟通交流,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更有效地学习数学,也可以将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 (三)结合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同学,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教师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入进来,让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对数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学习的进步。例如在北师大二年级上册《购物》这个单元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扮演不同的卖货角色,可以是小吃摊老板或者是消费者,让学生利用五角、一元、五元来购买物品,扮演老板的学生需要给出价钱。在一开始學习这个单元的时候可能有些学生不知道手中拿的具体是多少钱,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在多次指导之后,学生对钱币有了认识,也学会了找零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使他们掌握了这单元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绩,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为了防止学生减少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这也会让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对学习产生兴趣。 (四)合作学习时明确分工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在布置任务和分组的时候才可能更加合理。教师在分组之前要确定人员和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保证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教师需要将学习任务分工,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成承重员、操作员和观察员,这样明确的分工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尊重学生的差异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可以有效地合作学习,从而将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