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地理两类问题式教学的比较研究 |
范文 | 曾舒影
摘要: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地理教学被赋予新的意义,即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本文对问题式教学做了简要概述,并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为例,从资料式问题创设与实验式问题创设入手进行对比,旨在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 ?问题式教学 ?地理实验 ?比较研究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各种现实问题,学生很难自由、频繁地走出地理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生活学习地理知识。因此开展实践调查与地理实验活动,模拟生活现象与科学原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直观严谨的实践中追根溯源、探究真知,发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两类问题式教学的应用探讨 资料式问题情境的资料收集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或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学生落实完成。但这些资料应都是符合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学生熟知本土资源,而对外域资源相对陌生。单纯的文字、视频材料又难以全面有效地剖析自然地理的原理,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在自然地理模块教学中除了借助于传统资料式问题创设外,还可尝试使用地理实验进行真实问题情境模拟。 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为例,探讨资料式问题创设与实验式问题创设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本节课要实现的主要学习目标: ①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水体的类型和各水体相互关系,培养区位认知和综合思维。 ②以小水滴的旅游线路规划为主线,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③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形成人地协调观。 (一)资料式问题创设 其中①②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可采用资料式问题创设。下面笔者选取第一个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1.课前导入引出问题 第一个学习目标是本课第一部分内容。教师可在课前设计四个调查方向:福安市水文站、水务公司、气象站的访谈调查与福安城区井水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显示:富春溪(福安市内河段)的水量变化丰、枯年径流量悬殊;夏季多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山洪暴发时间与台风来临时间吻合;城区日均需水量4万多吨且均来自富春溪;福安市的降水集中在5-6月,且季节、年际变化都很大;城区井水水位2019年有所下降,水位的季节变化也较大,近几十年水质变差。这份调查使学生产生疑问,就真实情境与所学知识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富春溪的水量季节、年际变化如此大?②流量不太大的富春溪是如何满足日均4万多吨的供水需求?③井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质和量的变化?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学生真实的调查与访问的结果,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2.小组合作分析解决 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三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调查的资料入手结合课本知识,小组合作思考河水的来源与各水体的相互关系,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思路和角度(如图1),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3.归纳总结知识构建 解决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总结,对这部分知识的脉络进行梳理,构建更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由于这部分知识点不属于本课的重点,所以不再进行案例的延展。 (二)实验式问题创设 下面笔者选取第三个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1.导入问题创设实验 教师利用地理知识内在关联性设计问题链,以任务驱动,达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实验、论证、构建的目的。围绕《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这一环节设计思维链条:哪些因素会影响地表水下渗→使下渗增多或减少→下渗量的变化对地表径流量是否有影响→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哪些因素对水循环产生影响→拓展延伸(福安市的城市内涝)。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发现学生对问题一的回答较为片面,教师需要适当补充完成解答。大部分学生不能明确回答问题二,甚至对此毫无认知,这对后续问题的解决将产生影响。为保证后续的有效学习,可地理实验来解决问题。 2.模拟实验解决问题 准备器材,分组探究: ①实验器材:沙土、红土(黏土)、真草皮、水泥、一个可下渗容器盘、一个不可下渗容器盘、不同型号的洒水器、4个量杯、清水。 ②实验目的:了解哪些因素会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下渗环节和河流的含沙量产生影响。 ③实验观察与分析(如表1): 通过互动实验,教师给予相关指导,最终形成实验方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3.总结实验,拓展延伸 通过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并布置课后拓展训练。如教师为学生提供“2004年福安市的内涝”资料,学生根据所给资料,结合周边相关信息,为解决本市区内涝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后拓展贴近生活实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 四、两类情境问题创设的比较思考 (一)两类问题式教学有以下共同的优势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无论地理实验所模拟的生活现象还是资料式的生活体验与社会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陷入了“似懂非懂”的困境,学生亟待解决疑惑。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情境,解决问题,获得体验。 2.培养合作意识,确立学生本位 信息收集、整理与地理实验设计、操作需要小组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生生之间能形成友好的合作关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问题式教学更关注学生本位的思想,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主要负责学习目标制定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发现问题并深入探究问题。 (二)资料式与实验式问题创设的区别 1.情境耗时不同 资料问题创设,耗时多在课前与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组织探究,如进行户外调查耗时较长,但不挤占课堂时间。实验式问题创设,大都在课堂中进行,如果以实验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或当堂进行演示实验,将占用课时,但更为直观,如学生动手实验更能增强其体验感。 2.难度系数不同 资料式问题创设是文字数据的收集,只需设计好思路就易于操作,教师与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实验式问题创设是模拟生活现象与原理,要求教师具备相当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功底,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学生必须细致严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将导致实验数据的错误。 总之,本文对地理资料式与实验式两类问题创设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资料式问题创设适用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实验式问题创设更适用于自然地理。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地理学科教师更加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昌荣.地理主题学习单元教学初探以《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7):48-51. [2]陈丽.初中地理实验设计的“四少”问题与“四多”原则[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9):34-36. [3]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