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展 |
范文 | 申彩霞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方式。方法: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一年时间内,经过检查患有急性脑出血的患者64例,分析和总结急性脑出血院前的急救与护理知识。结果:64例患者中急性脑出血患者经过院前急救和护理,院前急救的有效率达到93%,送到医院的64例患者中经过治疗治愈率达到60%。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在院前经过有效地抢救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住院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79-01 在临床治疗上,急性脑出血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医治将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患者在发病之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引起患者疾病的加重,甚至死亡。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收录的64例患者中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现将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一年时间内,经过检查患有急性脑出血的患者64例,分析和总结急性脑出血院前的急救与护理知识。其中一般组男性35例,占比53.12%,年龄为61~76岁之间,年龄为(67.91±3.75)岁。女性45.31例,占比.46.86%,年龄在60~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6±2.36)岁;两组收录资料差异不纳入考量(P>0.05)。对他们进行常规CT检查,出血量为43-97毫升,平均为(56.10±1.20)毫升。 1.2方法 1.2.1环境 在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之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护理过程中,周围的环境非常重要,但是在急救的过程中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都忽视了环境这一因素。因此并不利于有效地救治患者。在院前急救护脑出血患者急救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周围空气的有效流通;同时还应当注重周围环境等温度与湿度以及周围环境等安静,从而降低周围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1.2.2搬运患者 在搬运患者的时候,应当采用适当的搬运方式,通常情况之下最好有3个人,且要做到分工明确,三个人同时托住三个人的身体,目的是为了减少在搬运患者过程中产生的损伤。 1.2.3采用相应的降压药物 在护理急救脑出血患者中,在抢救中还可以对患者使用适应的降压药物。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大部分急性脑出血患者一般都患有高血压疾病,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可以对患者进行将血压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使用硫酸镁对患者实施注射治疗,降低血压对患者急性脑出血的影响。 1.3评价标准 效果显著:患者急性脑出血症状逐渐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身体质量恢复良好, 有效:症状逐渐消失,各项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数值。 无效:急救无效,患者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输入统计数据,并进行上方检测得出分析结果。如果t值数据大,则说明各组数据区别较大;如果p值超过0.05,则表明各组数据没有明显差别;如果P值没有超过0.05,则说明各组数据区别比较明显。 2 结果 在此次收录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经过院前急救和护理的,院前死亡病例3例,比重为0.04%,能够安全送达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1例,比重为95.31%。送到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经过医院的治疗,完全治愈的患者有44例,比重为68.75%,植物人13例,比重为20.31%,住院死亡4例,比重为0.06%。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如果救助不及时,很可能会对患者的生理健康产生影響,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救治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护理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在医院之前的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在本次本院收录的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当中笔者对患者院前救治和护理资料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得出在院前给予患者救治和护理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掌握具体的方法。在护理救治中应当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示患者是否患有颅内高压和昏迷程度加深以及瞳孔放大等症状,对于光反射迟钝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均属于颅内压增高,应当快速降低患者的颅内高压,避免患者出现脑疝。通过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对患者症状的分析发现,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方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当中,实施适当的心理辅导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人员的救治,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急救护理人员的救治效果,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同时,在院前的救治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在最短时间之内对患者实施救治的原则,避免因为耽误救治时间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正常,从而为进入医院得到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因为急诊科的工作非常繁忙,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在积极研究急诊护理方案。当前我国医院急诊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在过床不稳以及不能及时同时患者转到对应的科室等问题。临床证明在临床上实施无缝交接的模式可以保证患者的交接畅通,提高急诊科室的规范性,从而落实急性救助工作的落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出血入院治疗之前对其进行院前急救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身体恢复质量以及入院之后的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证明。通过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可以有效提供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额度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玲玉.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6):277. [2]????? 汤亚辉,卢芳芳,王巧英,宋莲莲.院前急救护理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49-4651. [3]????? 唐连家.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其预后影响的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8):256-257. [4]????? 连美升,郑春烟,陈建芳,刘丽青.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初步救治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161-16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