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范文

    方珍

    

    

    

    〔摘要〕和谐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和谐的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研究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从师生关系、学习内容、课堂组织三方面提出了行动策略。

    〔关键词〕品德课堂;师生关系;学习内容;课堂组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3-0061-08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发现

    从2002年9月至今,我一直在执教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之前也一直承担着思品教学。这期间,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践,发现目前思品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没有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要么是“教师中心”、要么是“学生中心”的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背离了教育的“交往性”原则,置师生于二元对立状态,使师生双方的发展都受到限制。

    2.把教学内容的重點放在了教科书上,仍带有学科教学模式,脱离社会现实。

    3.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不和谐,阻碍了德育目标的近期达成、中期重塑及远期的养成。

    4.思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认知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认知不一致,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因此,思品课堂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积极探索,有创意地生活,让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的理念,我们追求的思品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的,需要我们去主体构建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品课教学的功能。

    基于此,我开始了行动研究,试图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问题的初始调查

    在研究前,我对任教思品课的10位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普遍认为当前的思品课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其一,课改前的思品课太重视明理、说教,过于枯燥;课改后的思品课内容广、多,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调查、资料搜索工作,过于繁琐。

    其二,思品课上不上结果差不多,学生该明白的道理,不多说也懂,但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要解决道德的知行统一的问题光靠几节思品课是不行的。

    我对学生也进行了调查,喜欢上思品课的占58%,比较喜欢的占26%,不喜欢的占16%。究其喜欢的原因是:思品课内容简单,没有课业负担。

    我针对“思品课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是否重要”这一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调查。55%的学生认为重要,32%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1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究其认为不太重要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课内讲的道理我都懂,老师不讲我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让我深感痛心的是,居然有90%以上的学生声称自己课堂内说的和课后的行为经常不一致,即道理是懂的,但就是不能付诸实践。

    二、问题的归因

    (一)教师原因

    部分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对现实的品德课堂的再认识。重视学生的认知状态,忽视学生对德育的内化;课堂教学重课本,轻学生;重教学内容,轻学生生活实际;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绊脚石。

    (二)学生原因

    受个体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社会阅历、思维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课前课后需要大量的实践、调查,某些调查无法在全体学生中均衡地展开,造成课堂反馈评价难以实施,学生因此兴趣不浓,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措施与行动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师生间平等、互尊、合作,学生才会因此发展自尊、自重。现代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愉快合作,而不是意志的冲突和对权威的妥协。师生在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构建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喜欢老师

    天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上他的课,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应尽量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气亲切委婉,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形体语言,让他们听得懂,能理解,愿接受。这样,学生会感到老师可亲可近,师生之间才会畅所欲言。

    例如,在上“今天我当家”这一课时,我的开场白是:“孩子们,我回来了!”小朋友立刻喜欢上了我这个“老师妈妈”,他们学习的兴趣高涨,甚至开口喊我“妈妈”。在这堂课中没有老师、没有学生,只有和蔼可亲的妈妈和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家一起当家,分享家的温馨。这就是我们的品德课堂。

    2.增强自身的亲和力

    亲和力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更来自于语言的幽默风趣。教师与学生交往时如果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便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能让教和学在笑声中牵手,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成功对接的桥梁。正所谓“力在则聚,力亡则散”。

    例如,上“假期生活”一课时,我在导入时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外表,猜猜老师在假期里参加了哪些活动。有的学生猜我去干农活了,因为我黑了瘦了。我顺势说:“我从现在起要学会保养了,免得老得太快。”学生哄然大笑,课堂氛围瞬时变得轻松愉悦。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展开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与心的接触、情与情的交融,创造着各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3.学会尊重、欣赏学生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外貌、智商、情商等方面的差异。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老师在学生面前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在一堂“我就是我”的思品课上,许多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特点,而一些学困生卻缩在角落里,犹豫着不敢举起手。我提问一位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你现在在哪方面有进步?”他说:“我的字写得比以前好了!”我马上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然后再请班里的小朋友找找这位学生的优点。有的说他扫地扫得很干净,有的说他现在认识的生字比以前多了。这位学生开心地笑了。我再问他:“现在你觉得自己怎么样?”他说:“我比以前进步很多。”我问:“对自己有信心吗?”他微笑着点点头。

    4.学会宽容学生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境界、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但宽容并不是放纵。

    学生们在完成一次思品课的书面作业时,字写得普遍潦草,我问:“这是你们最好的书写水平吗?”大部分学生都说不是,我说:“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但愿每位小朋友都能写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学生们都用橡皮擦了重写,我给有进步的孩子每人打了个五角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有一次我在执教公开课“我爱秋天”时,班里有几位调皮的学生故意大口大口地吃苹果,而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课堂气氛乱糟糟。我有些沉不住气,顺势问他们:“你们喜欢吃苹果,那我等你们吃完苹果后告诉大家你们有什么发现,好吗?”这些孩子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赶紧吃完了苹果举手发言。

    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

    (二)确立和谐的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优秀品质为目标。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的学习内容必须与生活相链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以达到课堂内外、教材内外的和谐统一,避免学生成为“两面人”。

    1.源于生活——以生活为源泉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教材编排不是按照德育或道德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作为起点,自然而然地引出话题。因此,在设计课堂学案时要以贴近学生生活为依据,避免品德课走向学科化和知识化。

    例如,在执教“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孩子深入大自然找一找,把找到的自然界中的朋友带到课堂上。学生们带来的朋友丰富多彩:有蚯蚓,有枯草,有果实,还有几个孩子用尼龙袋装了空气回来。这些都来自孩子的现实生活,因此他们对这堂课一开始就充满了热情。

    再如,一天上思品课时,我偶然发现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月饼,我问:“是谁丢了月饼?”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今天是中秋节,我送一个月饼给你吃。”于是我就以月饼为话题,先上“中秋节”这一课。我们从眼前的月饼说到月饼的来历、说到中秋节、说到嫦娥、说到吴刚,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实践证明,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的品德教育符合儿童当前道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2.活化生活——以生活为背景

    思品教材中有许多小调查,而一些调查离孩子的生活很远。这些调查处于相对于静止的状态,教师如果不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就无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将教材活化,让学生们乐于接受。

    例如,“农产品的家园”(浙教版品·社第一册)一课中,要学生去调查“胡柚的旅行”。我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处理:家里在农村的学生调查“稻谷的一生”;家里是蔬菜种植大户的调查“青菜的旅行”……由于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真实地调查学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这样的调查学习让学生收获更多,感触更深。

    3.重构生活——以生活为指导

    品德与生活中的“生活”不是指孩子的原始生活全貌,是指学生的社会性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具有道德性的部分。老师要提炼学生的生活,以便使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课堂教学应以“生活”为亮点,以“生活”为细节,以“周围的世界”为源泉,在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下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共鸣和生命活动的对接。

    在上“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我创设了两个极其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情境一:带孩子走进校园去寻找大自然,再次发现大自然。校园对孩子来说就是第二个家,闭上眼都能说出这儿有什么、那儿有什么。在这样一个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大自然,孩子们欢呼雀跃,显得迫不及待。他们的思绪在校园中放飞,与大自然链接,与生活链接,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情境二:课堂上,孩子们带来了各种从大自然中搜罗到的东西,此时的课堂氛围是轻松的,思维的火花由一件件平凡而又熟知的小物件中碰撞出来而四溅。

    以下是“走进大自然”教学片断。

    师:你记录了大自然中的多少种颜色和形状?把你的记录展示给大家。

    生1:(拿记录纸,投影展示)我找到了六种颜色,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作了记录。我发现紫藤花的形状像一串葡萄,我就画了一串葡萄;有一种草的形状像带子,我就画了一条带形;还有心形的叶子。

    生2:我除了他发现的六种颜色外,我还发现天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泥土是黑色的,树皮是咖啡色的。

    生3:我找到了一种植物,它的叶子是扇形的。

    ……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除了校园里看到的,你在平时外出时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中的颜色和形状?

    生4:我闻到了含笑花的甜甜的味道。

    生5:我抱了抱大树,大树的皮很糙。

    生5:我带回了几个臭屁虫,黑黑的,爬起来很快。(边说边让臭屁虫在投影仪上爬来爬去)

    生6:我用袋子带了点空气回来。(拿出一个鼓鼓的大袋子)

    4.隐于生活——以生活为归宿

    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每次课的结束,意味着孩子新的道德行为的开始,意味着他们的道德行为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又为下一次的起步提升了一个高度。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和指向生活的课堂。

    “秋天的保健”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争当秋天的保健医生”系列活动,我要求学生回去向家里的人宣传秋天的保健知识,并制作一个家人意见反馈表,最后评出最佳保健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的宣传中断过,但他又在同学的提醒下重新启动;他们的宣传活动会反复,但每一次反复都不会是在原地反复。

    再如“垃圾分类”的课后有一个延伸活动:收集废电池,并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学生发现废电池的收集率很高,还发现有许多人都在乱扔垃圾、乱扔废电池。大部分孩子能将课堂的德育知识内化:认为乱扔废电池、垃圾是错误的,并且能去教育那些乱扔垃圾、乱扔废电池的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由此可见,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只有以生活为归宿,让孩子通过课后实践参与生活、动手动脑,构建知识能力,才能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

    (三)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1.组织方法的和谐

    现代教学突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以教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灌输—接受”的单向活动。而现代教学交往昭示着教学将不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课堂上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与沟通。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整个过程是开放而灵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聊天式的教学。

    品德课中的一些主题单元以“聊天”的方式组织教学,效果较好。

    例如“孝心献老人”一课上,我大胆地采用了聊天式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围坐成一圈,同时请来了班中几个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让老人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我成了主持人,搭建了一个让孩子与老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孩子们就“怎样把自己的孝心献给老人”这一话题,畅所欲言。同时让孩子和老人在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明确各自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引导与点拨。在这种聊天式的课堂上,师生畅所欲言,课堂效果较好。

    在进行聊天式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创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可以重新设计教学环境,改变物品、课桌摆放的位置,让学生放松身心,暢所欲言。

    (2)教师作为主持者,应预设好聊的主题,让聊者有话可说,并能抛砖引玉,既做引导者又做参与者。

    第二,汇报式的教学。

    针对不同的主题单元,我进行了大胆的课型改革试验。在上“我爱秋天”这一主题单元时,我大胆尝试了“汇报式”的课堂教学。事先重组单元内容,将本单元内容进行立体的梳理,把“我爱秋天”分成四个大版块,将学生分成四个活动组——果实组、鲜花组、落叶组、保健组,然后让不同的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主题内容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时间为课前一周,一周后进行展示和汇报。

    课堂上,果实组的孩子展示了各自搜集的秋天的果实(实物),亲自参与割稻谷、采柿子等的照片,还用这些果实做了水果拼盘。

    鲜花组的孩子带来了不同种类的菊花和桂花,介绍了菊花和桂花的种类,还从网上和书刊上查找到了各种用菊花和桂花制成的食品。

    落叶组则展示了许多树种的落叶,并动手制成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树叶贴画。

    保健组则带来了唇膏、面霜、药品等,当场演示,告诉大家秋天气候干燥,大家要注意自我保健。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保健医生。

    这样的汇报课成果丰富,过程真实有效,深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

    在开展汇报式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确本组的分工和自己所需完成的调查和搜集任务。

    (2)分组要科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环境特点选组,在人员搭配上要合理,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汇报规则明确。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话可说,或有画可画,或有情景可演,不至于抢着发言,或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无事可做。

    除了上述课堂组织形式外,还可以有活动式的、游戏式的、辩论式的。我在实际教学中,都进行过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我关注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发展。

    2.学习方式的和谐

    第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

    在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是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现代教学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以及课堂中的探索、发现、操作、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

    例如,在上“我爱秋天”这一课时,一个孩子提出:让他们去校园中寻找秋天。让孩子走出教室去室外上课,这可是个新鲜事,既然学生喜欢就让他们去吧,于是我宣布在6分钟内去找一找校园中的秋天,看谁的发现多。孩子们欢呼雀跃,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散落在校园中,个个都张开了自己的感官触角去探索自然。这堂课孩子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孩子们收获满满。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有的主题单元可以以玩为主,如“今天我当家”一课,让孩子上超市、进厨房,当小主人、小护士等;有的主题单元可以以看为主,如“我是中国人”,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的地图,观看祖国各地的民族、民风,不同地区的风景、特产,观看国庆节各族人民欢庆的场面等;还有的主题单元可以以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如“难忘的假期”“你、我、他”等,让孩子展示自己的特长,汇报自己在假期中的学习成果(作业、照片、手工等),引导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学习方式上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要让孩子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明白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3.教学时空的和谐

    第一,品德与生活的课程需要学生大量与生活接触,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局限于教科书,而应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中,让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现和谐统一,并指导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的地点时,应把课堂、校园、社区立体地整合起来,在这个立体的层面上建构起我们的课堂。现代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校内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垃圾分类”这一课,我将教学与学校组织的“绿色环保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走进校园,认识不同的垃圾箱的作用;走进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走进家庭,对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画环保画、写环保小文章、制作环保行动照片等一系列活动,切实地让垃圾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付诸行动。

    第二,教学时间从课堂移到课前的调查、参观中,课后延伸到实践活动中。

    例如,在上“家在自然中”这一课时,我把课后活动定格在外出郊游上,因为正好课后学校安排了一次绿色实践活动——去长乐绿景塘。让孩子再次体会在大自然中生活、嬉戏是多么快乐,进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进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时,我让学生课前去调查自己家周围的一些环境污染源,如烟囱、废水排放口、菜场垃圾等,并实地去参观了学校前面已被污染的大运河——河水黑黄,有阵阵臭气袭来。这样上起课来不至于纸上谈兵,让孩子眼见为实,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品德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生活。作为思品教师,应牢记这一点,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四、评估与反思

    (一)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活动,我执教的班级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和谐,课堂内容与生活接轨、接地气,深受学生喜爱。课题结束后,我又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与开始的调查相比,学生喜欢思品课的比率上升了17%;认为思品课重要的比率上升了28%;学生课堂内外言行一致的比率上升了24%;实践活动的有效率上升了21%。(见表5)

    实施和谐教学后,思品课堂教学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1.师生交往呈多元化,能愉快合作;教师具有亲和力、感召力,能尊重、宽容学生;学生具有良好的师源性心理品质和道德习惯。

    2.学习内容与生活链接,建构了立体、和谐的学习主题。思品课堂教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课堂内外、教材内外的和谐统一。

    3.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取适合学生道德品质习得、内化、发展的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道德认知和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基本和谐统一。

    (二)反思

    要构建和谐的思品课堂结构,可以通过改革师生关系、学习内容、课堂组织形式等途径实现。

    在研究中,我始终立足课堂教学,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對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了“知识内化、思维发展、能力提高、行动有效”的目的。

    当然,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学生应在参与中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生活”已经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整合和重组。学生通过倾听、观看、讨论、感悟、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然后在生活中进行模仿。在这样的道德实践中,由于人物、时空等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感受是否还和课堂上的感受一样?学生能模仿多少?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课后的道德实践活动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些阻力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来自同学,有的来自社会。如何使实践行为持之以恒,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利兵.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北校区,杭州,3111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