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
范文 | 王静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解时,还是会使用一些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参与学习,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没有及时与学生对一些不懂的知识进行沟通交流。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一刀切”现象严重。教师应该将自己的主导地位逐渐转化为引导地位,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些学习问题和知识理解进行指导,这样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尝试去理解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最后获得的知识才是学生更加有效的知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014 高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是有难度的,很多知识在理解上都是比较复杂,所以就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不强,在学习中的效果也不够好。但是,物理对于学生的生活都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物理好的学生在面对一些物理的问题时也能够更加灵活的解决问题。而且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学习对于大学的学习是一个奠定基礎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一个重要的学科。所以,教师在面对物理教学就要更加上心,力求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各项知识技能。因此,笔者就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焕发学生学习激情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类科目,教材中涉及到的很多知识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物理现象,或者通过物理知识可以解释的现象。在新课改下,要想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应当注重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紧密贴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在课堂上巧妙引入一些生活中物理现象,为学生带到一定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以此焕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与动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进行“研究摩擦力”教学时,师生可以一起说出一些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滑冰、人推桌子、洗衣服、擦桌子、轮胎花纹等,让学生感到身边存在的摩擦力,使其体会到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接着,教师演示实验:把毛刷放在桌面上,用力拉毛刷的把手,使毛刷上部稍稍移动一些,刷毛的下部由于受到桌面的摩擦仍静止,使得刷毛发生弯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刷毛和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此时刷毛和桌面分别受到的摩擦力的特点和方向,使其在观察和讨论中分析得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受到一个摩擦力。这样带领学生高效学习静摩擦力的概念,激发他们探究摩擦力奥秘的激情。 二、精心营造课堂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与初中相比更加抽象,显得深奥难懂,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情境教学法,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并由此引出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活化他们的思维。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模型,或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营造立体化、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直观感受,使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高效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石头从空中落下、屋檐下的雨滴下落和树叶从树上竖直飘落的动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动画中的现象,使其指出以上物理情境中物体相似的运动特点,总结:动画中的物体都是从高处落到低处,这类下落的运动就是落体运动。接着,教师提问:落体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学生想象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落体运动,设疑:从经验来看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组织他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落体运动快慢的经验感受,使其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矛盾。随后教师播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影响落体运动速度的因素。 三、善于借助实验优势,辅助学生深化理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教学的优势,将理论知识还原和验证,通过实验辅助学生深化理解和牢固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有针对的演示实验,或者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说出实验感受,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构,使其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锻炼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推动高效课堂的形成。诸如,在实施“向心力”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周当作小车的轨道,将绳子穿过一个空心笔杆,绳子的一端系玩具小车上,另外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他们观察到小赛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上有示数且大小不变。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拿起一端系着小橡皮的绳子,让它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他们感觉到绳子对手有力的作用,使其亲身体验到向心力的存在,得出结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存在力的作用。接着,教师播放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视频,提问:地球绕太阳近似做什么运动?地球为什么会做这种运动?带领学生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得出向心力的概念。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和落实,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有效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参考文献 [1]吴庆翔.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0):107-108. [2]罗艳军.关于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0(85):127-1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