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阅读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
范文 | 刘云 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阅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不过,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阅读仅仅是英语、语文等学科的要求,而在数学教学中是不需要的。其实,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本知识,准确把握题干内容等。对此,将“阅读”与小学数学教学全面融合是一件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事情。那么,该如何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并最大化地发挥其教学价值呢,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吧! 关键词:“阅读”;小学数学;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158 从传统的思维观念上来看,数学一般包括数字与符号,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相对抽象的逻辑概念、图像等,对此,大部分教师会片面地认为数学是不存在阅读过程,也无需进行阅读。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数学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若缺乏有效的阅读,那么学生无法正确地掌握数学知识。由此来看,阅读并非是语文或英语学科等专利。当然,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是有区别的,其涉及到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覆盖文字、图像、公式、定律、图表等。并且,数学阅读还需要进行假定、证明、想象、推理等。不过,因为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抽象性、严谨性等特征,所以,在进行数学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其特点,尽可能地凸显出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一、“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阅读属于一种表达方式,在学生和文字、图像、图表等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并对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能力等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在解读习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规范的语言进行陈述和表达。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 当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认清题干等。站在教材层面进行分析,其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由专业的研究人员根据小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心理发展规律等筛选出来的,对此,教材中的知识点基本上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学习价值。对此,学生在进行阅读和学习期间,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积极开展数学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与“终身学习”理念的根本要求是相吻合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若要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则需要具备稳固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由此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其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过程和经历。 (四)有利于综合实践,增强数感 教师不仅应该注重阅读活动的开展和对课本知识的贯彻,还应当注意教学实践的有效进行。教师应该针对数学的实用性,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数感对学生的知识应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教学实践,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有效改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传统认知,也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如何通过数学史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语文一般代表着文本阅读、文字阅读等。不过对于小学数学阅读而言,其一般代表着数学定理、数学几何图、数学概念等内容的阅读。所以,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也是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教材、认识教材的一个必要过程。 (一)用音频影像讲数学史吸引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学生认真学某一样东西,那就必须先想办法吸引他们的兴趣。很多数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讲到数学史的时候,都会口头讲解,让学生单纯地听,这样的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吸收的,学生会觉得太枯燥、太单一。这样的话小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更学不好。因此老师应该创新数学史教学方法,采用当下流行的音频影像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影视和文本资料等等,这样的话,学生才会认真阅读数学资料,才会对数学有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利于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 (二)基于数学史锻炼学生阅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为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大部分都是带图画的。但是尽管如此,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概念理解问题还有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引起重视的,因此要用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素养。小学数学老师在讲述新知识的时候,要和数学史结合起来,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数学史,来了解新知识是如何被古代数学家一步一步发现的,又是如何被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引导学生去熟悉了解这个过程,这样才能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没有那么困难,也不会出现理解不了概念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锻炼他们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三)通过阅读数学史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素养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点,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史,通过数学史来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研究过程,通过阅读数学史之类的书籍,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学习新知识的精神,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读有关的书籍,同时也要给学生找相关的数学资料,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看出,若要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那么一定要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意义,由此能够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认知能力、自主意识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探析其中的逻辑内容,促使学生能够逐步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真正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成绩得到明显地提升,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做铺垫 参考文献 [1]于伟超.基于数学史的小学数学阅读课堂的开展[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31. [2]潘智.用阅读引领思维——小学数学教与学新方式[J].文理導航(下旬),2020(10):33+35. [3]张永梅. 注重小学数学阅读[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白铭铭. 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探析[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