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瓶颈因素分析 |
范文 | 左勇超 谭洪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的任务,分析了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办学理念和方向不够明晰、专业发展不平衡、实践教学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运行管理不规范等瓶颈因素,进而提出完善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对策: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打造重点与特色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外引内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四川省;民办高校;瓶颈因素 一、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的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民办高等教育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民办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发展速度与质量要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人才培养要瞄准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二、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及瓶颈 截至2018年3月4日,全国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67所,其中,四川省民办高校34所(本科16所,专科18所)。四川省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大多数是从2011年开始建立的,尚处于探索与摸索阶段。办学理念办学方向模糊、专业发展不平衡、实践教学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运行管理不规范是新时代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 1、办学理念和方向不够明晰 办学理念前瞻性弱,长远目标不明确,办学方向不清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不够紧密。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不够,职业教育规律认识不够深入。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地方经济发展,脱离国家发展战略。 2、专业发展不平衡 专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有的专业十几个班,800多学生,有的专业几个学生甚至招不到学生。专业设置调研不够深入,大部分仅有市场需求调研,缺乏对行业企业态势、工作岗位的调研分析,专业内涵建设需要加强,部分重点专业特色不突出。 3、实践教学薄弱 部分专业实验、实训设备陈旧,对现有实验实训室功能区分不是很明确,实训室管理不规范。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够成熟,校企合作方式单一,趋于形式化,与行业发展、企业需求相脱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4、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流动性比例偏高,达到15%。缺乏真正的专业领军人物,所谓的专业带头人大都是退休以后过来赚钱或者发挥余热的。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多,中级职称太少,呈哑铃状,双师型队伍占比偏低。师资队伍管理缺乏稳定的模式与激励机制。 5、运行管理不规范 学校制度不健全,流程不清晰。职能部门设置不规范,为了降低成本,机构简化简单,人员配备较少。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体系。精细化管理、精准化管理与精致化管理欠缺,显得混乱。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教学管理力不从心。 三、新时代四川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对策 1、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办学方向 根据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内涵,利用政策红利,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整體设计力度,提升办学空间。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把握高职、高专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开放开门办学,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化、常态化、制度化。 确立办学理念与方向。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将学校发展实际与国家职教政策相结合。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内涵发展上长远考虑,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培养城乡农村、中小微企业等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优化专业结构,打造重点与特色专业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对于连续多年学生报到率低、专业规模过小、实训条件不足或师资力量极度薄弱的专业进行调研论证,大力优化、整合。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和就业需求,对照教育部关于高职专业设置标准相关要求,坚持“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理念,抓好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师资互派锻炼等方式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特色专业。 3、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 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合作育人”机制,通过政府统筹协调建立“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的合作模式。 4、外引内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的第一资源。加大对研究生、中级及以上职称、行业能手、企业骨干和部分重要课程紧缺师资的重点招聘,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校-校、校企合作平台,争取与周边临近企业和公办高校建立师资互派共享关系,积极主动推进与公办高校建立网络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等方式,弥补部分重要课程师资短缺情况。实施人才“外引”工程。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对接,争取更有利的地方政策支持,引进名副其实的专业领军人物。抓住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点,打造内涵团队。搞好人才“内培”工程,完善传帮带制度,加大师资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抓住教师的所需所想,搞好进修培训,增强教师归宿感,情感、待遇、事业留人。 5、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规范化管理充分体现人的价值,注重系统思考、员工参与、体系完整、制度健全。新时代四川省民办高校管理要做到决策程序化,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定位做决策,这就是服务于国家战略,为乡村振兴和绿色中国建设培养人才。要做到决策民主,倾听广大教职工的意见,群策群力,依靠集体智慧推进学校发展。将管理制度逐步精细化、精致化、精准化,“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参考文献】 [1] 德铁婴.教风和学风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6.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10.18. [3] 刘亮军.教师队伍是当前民办高校优质发展的瓶颈[J].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2018.8.8.10. [4] 张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困境[J].山西师范法大学(社科版),2006.3. [5] 杨青.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对策研究[J].高等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 左勇超(1982—)男,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等教育. 谭 洪(1986—)男,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法、合同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