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 |
范文 | 霍继凤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4个学科核心素养在内涵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中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思想政治课一线教师应该主动适应形势,更新理念,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技能,为革取得优异成绩作出积极努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67 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高中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作了如下尝试: 一、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核心素养提供针对性策略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性特征要求政治课教师要进行综合性教学,需要教师做到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对同一知识内部整合,同一学科不同知识间整合,做到对知识的横向迁移,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整体理解与综合把握,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研活动中,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深入探讨本校学生学科现状,找出学科关键点,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尽可能接近学生实际情况,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接地气”,适应校本情况。 二、挖掘政治教材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重大责任,而教材又是直接载体,本学期我是第一次任教统编版教材,尤其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在每节上课之前,我都要把教材反复看几遍,从整体把握到细化精读,从教材正文到辅助文字,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通过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得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的的历程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从对历史的回顾中坚定社会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而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引导学生要成为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新时代青年。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采取多样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高中政治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学生被动学习,厌恶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认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以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引入生活热点,升华政治认同 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这框的知识时,笔者便结合当前新冠疫情,为学生播放我国政府全力抗疫的视频。当学生看到我国政府为抗疫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正式落成,这种令人惊叹、振奋的中国速度时,心中的情感亦随之得以升华,进而促使学生的感性体验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继而深刻体会到这种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正是中国制度优势的体现,无形中认同我国的制度自信。如此教学,无需教师过多的赘述,便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創设生活情境,培养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 比如,学生在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节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全国两会现场直播,特别是两会关于修改宪法的审议议程,通过分析引导,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明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空洞语句,而是真实可见的,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国家制度和党的领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的选举制度,让学生模拟国家或者地方领导人选举的情景,并结合学校班级团支部、班干部的选举进行分析,让学生真切的热爱国家、学校和班集体,尊重和配合我们的法治。 (三)引导生活体验,引领公共参与 比如,在学生学习“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的知识时,笔者设计了关于是否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模拟听证会。我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校方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人大代表、媒体记者等,每个小组准备好详细的资料,他们按听证会的程序,每个角色陈述自己的观点。在模拟论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强化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最后,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政治教师要主动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及时更新自己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主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主动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方式,在已有的教学成果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备专业知识,深刻把握与灵活驾驭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在课程改革和改进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作者: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