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项目教学法
范文

    王永娣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正在发生变革,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紧随时代步伐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中职教育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就要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故探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320

    项目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设计教学法”,这个理论将教学过程转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项目,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化教学,是培养能力体系的实现载体和抓手。实现了由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迁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由成绩评价学生能力向以学习成果的产出为衡量标准转移。项目教学法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作用,目标是项目的顺利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知识的欲望,为学生营造出积极乐观、轻松愉快、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轻松解决难题,自主学习新知识。

    一、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运用的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遵循教师“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楚,不深入,只了解知识的皮毛,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变成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形成惰性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和实践,课堂变得乏味枯燥,传统课堂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已经自上而下进行了教学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不能落伍,这样培养的人才才符合社会需求。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缩小差距,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项目教学法设立相关的教学内容,基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而展开项目教学。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能力体系,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同样,学生在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对项目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负责任地达成项目目标,在这样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到项目的管理方式,实践能力得到飞速提升。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将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到最大化,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一)设计项目情境

    知识投射到项目情境中,将其转换成一种素养,需要通过情境来完成。项目教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理解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境通常情况下是不确定的,解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渠道丰富,并非能够直接得到具体的答案。因为没办法提前得知解决的具体办法和原则,所以需要学生在当下创新思维方式,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对此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像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强弱以及创设的情境实施的过程和价值意义。根据课程标准全方位地综合考量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合理正确地展开探究性学习。

    (二)设定驱动力和任务群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通常来自实际生活,因此不可能像课本中的知识那样单一有针对性,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知识和技能。要想解决项目设置的问题,学生必须要对项目进行深度的解析和分解,教师积极引导根据不同學生的不同兴趣设置多个任务群。将各个学科的内容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配合,综合起来充分发挥项目教学的力量。项目实施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全面参与,分工合作,最终达成目标。这就对学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合作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纠正。在合作中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因材施教,分工要合情合理,注意均衡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重要程度,避免大家都抢着做某些工作而另一些工作无人问津的情况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行为习惯等因素,注意预防在项目实施团队内出现学生性格不合,互相抵触等情况的出现,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凝聚力,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设计符合其性格并能发挥其能力的岗位,优化分工,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力

    中职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探究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自信心。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探讨中,发现并提出更多的问题,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这既能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自信的基础,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说,有时候教师在为学生批改作业时,经常会发现他们的作业上存在着一些错别字,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字的印象,培养学生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去互相检查成员的作业的错别字,并将这些字总结起来,将他们集中抄在一个同学们都可以看到的地方,让他们可以时刻记忆这些错别字,避免下次写作错字。此外,很多中职语文教师也经常会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

    (四)“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对即将走上职场的中职生而言,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拥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求职者,往往会比那些沉默害羞的求职者更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以多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让他们在就业竞争时更好的发挥个人特色,表达自己,教师可以将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生就业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交流讨论活动。以高教版中职语文为例,教师在讲解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举行一场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以“夏天的景色”为题,开展讨论,看看夏天到底有哪些令人喜爱的景色。然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夏天看到的景色,抑或是自己家乡的一些夏景。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这对他们日后适应社会需求可以打下一定的口语基础。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小型的“面试演习”,事先出示几个面试题目,然后让学生上台模拟面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面试有个大概的了解,避免之后就业应聘面试时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卓俊.凸显中职语文职业特色的方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63.

    [2]杨明.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探究[J].品位经典,2020(11):83-85.

    [3]张志湘.体悟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情感素养培养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152-15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4: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