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课外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教学的优化
范文

    吕珍珍

    【摘 要】戏剧是文学的一大门类,戏剧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理应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比例。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此类课程数量普遍较少,且多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不利于对戏剧的全面认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强戏剧课外实践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课程;课外实践;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158-02

    戏剧是文学的一大门类,它与诗歌、小说、散文共同构筑了文学的大厦。戏剧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在以培养学生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类课程理应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这类课程数量普遍较少,且多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阅读和观看戏剧作品、参与戏剧活动的经验比较贫乏,不利于对戏剧的全面认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筆者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加强戏剧课外实践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戏剧类课程的必要性

    其一,戏剧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水平、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艺术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1]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戏剧是文学、表演、音乐、美术、雕塑等各种艺术的融合,承载着社会、历史、民俗等丰富的文化信息。戏剧教育不仅能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也能锻炼表达能力、艺术思维能力、人际协调和交往能力等等。开设戏剧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接触并深入了解戏剧的机会,提高综合素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其二,戏剧类课程是对文学类课程的有机补充。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中,《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等教材有少数章节介绍代表性的戏剧作家和作品,但皆以主题、人物、艺术等的分析为中心,是以文学为本位的剧本解读。而文学性只是戏剧的特征之一,戏剧本质上是一种表演艺术,舞台演出是其最终形态。只有将剧本转化为表演,戏剧在文学上的精妙之处才能得以最直观地呈现。也只有在剧场中、在演员与观众的现场互动中,才能获得对戏剧全面、深入的认识。对戏剧本质的深刻体认,以及戏剧的娱乐与审美、认识与教育等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待于更多戏剧类课程的学习。

    其三,戏剧类课程是培养戏剧人才、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戏剧是学校业余文化活动中最具社会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集体的创造, 参与者共同通过参加戏剧创造和欣赏获得直接而积极的审美愉悦。”[2]各种各样的校园戏剧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协作精神,乃至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感悟力,在剧本创作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戏剧类课程可以为学生的戏剧创作活动提供理想的范本,激发学生创作和演出的兴趣,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施展才能。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及多年执教的经验,目前该专业的戏剧类课程数量及教学方式,与戏剧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不相符合,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相关课程数量较少。从课程结构来看,目前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课程大致包括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戏剧类课程主要被安排在后两个模块当中。这两个模块的课程设置有较大的自由性,各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戏剧类课程普遍偏少,多为一到两门,甚至完全没有。由于选修课需要同时满足教师和学生两方的意愿及其它客观条件,所列课程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全部开设。也就是说,实际开设的戏剧类课程数量可能要少于培养方案罗列的数量,学生缺乏通过课堂深入了解戏剧的契机。

    其二,相关课程的内容以理论介绍和研究为主,实践性环节较少。孙惠柱早在2002年就指出了这一问题,[3]但至今仍无明显改观。各高校培养方案所列的戏剧类课程,多为戏剧史专题研究,偶有戏剧名著导读及排演。前者注重书面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缺乏阅读、观看戏剧作品的经验,研究恐难深入。而后者实际上是另一种方式的戏剧文学解读,时代性与多元性难以体现,且由于学时限制,阅读、排演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影响。

    其三,学生阅读、观看戏剧作品的数量较少。由于戏剧类课程多为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与考试课程相比,学生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在阅读中,学生更愿意将精力和时间放在与必修课相关的书籍上。由于缺乏接触和了解戏剧的机会,学生的关注度普遍不高。根据笔者在所任教学校的调查结果,在2015、2016、2017三个年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图书借阅总量中,戏剧类所占比例均不足百分之一,有戏剧类图书借阅记录的学生人数也均不足百分之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观看戏剧的经验。在笔者所执教的班级,2016年的问卷调查表明,全班30人中仅有1人看过戏剧现场演出,通过光盘、网络等观看过戏剧的有2人,以其他方式(不含教材)接触过戏剧的4人。2017年,在32名学生当中,这一数据分别为2人、2人和4人。鉴于所调查班级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戏剧影视方向,可以推测,就该专业整体而言,情况可能更不理想。

    总之,由于课堂教学难以提供充足的接触戏剧的机会,本应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内容的戏剧未能受到足够的关注。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时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应该说,目前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难以遽然改变。本科阶段的教学时间是一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科目和学时都有严格要求,在不改变总学时的情况下,戏剧类课程的学时客观上难以增加。虽然理论上可以开设更多的戏剧选修课,但实际中又受到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为文史专业出身,在戏剧历史、戏剧理论等方面较为擅长,而戏剧实践的经验则比较缺乏,这种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相关课程的数量和教学内容。

    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更为便捷的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下,戏剧在相当程度上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一种小众娱乐活动。传统戏曲更是如此,成为观众以老年人为主的“夕阳艺术”、“白发艺术”。这种大环境自然会影响年轻人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如果未能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对戏剧缺乏关注和兴趣在所难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教学的优化途径

    解决上述问题的困难在于,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学时、师资力量等不利因素,都是短时间难以改变的。这意味着戏剧教学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寻求突破的途径。笔者认为,加强课外实践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課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有机补充。它形式多样,可以灵活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戏剧类课外实践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展开:

    (一)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这是理解戏剧内涵、培养艺术审美、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既可以剧本为对象,也可以舞台演出为对象,其中后者尤为重要。可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特点,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自由阅读或观看一定数量的戏剧作品,并撰写戏剧评论。这种作业看似具有强制性,实则为学生接触戏剧尤其是走进剧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接触、欣赏是理解戏剧特征、培养戏剧兴趣的前提,戏剧批评的撰写则可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理性思考,提高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戏剧创作。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戏剧知识,在大量鉴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优势,尝试剧本创作,并通过多种形式,使优秀作品得以发表或付诸舞台。如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征文比赛,或以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展示学生原创作品的平台。以班级或社团为单位,自编自演戏剧小品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些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戏剧特性和相关理论的理解,更能通过亲身参与体会戏剧的魅力,充分发掘学生在创作和演出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戏剧活动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对于一些学术兴趣高、研究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在掌握戏剧史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社会进行调研。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设计选题,学生自行完成调查过程。如对地方戏曲的源流、剧本、艺术特征、民俗信仰、从业人员、演出场所、传承现状等的调查,或是以当下戏剧创作队伍、演出市场、观众群体等为对象,调查戏剧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这种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有助于培养研究能力,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术锻炼。而且,对戏剧的零距离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尤其是地方戏曲这种传统艺术的深层理解,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群和社会百态,激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以上三种形式的戏剧课外实践,皆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的情况下优化戏剧教学的途径,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其中,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是普及性的实践活动,可在学生中全面展开。戏剧创作和实地调研则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以社团或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这三种形式互相补充,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接触戏剧、培养戏剧兴趣、发展戏剧才能的契机,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这些实践活动皆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与学生的生活、娱乐、求知活动融为一体,是“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4]教育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62.

    [2]桂迎.校园戏剧与当代大学生[J].戏剧艺术,2002(1):6.

    [3]孙惠柱.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戏剧艺术,2002(1):16.

    [4]胡晓风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20-3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