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范文

    路敦中

    摘要:小学是学生思維培养的关键时期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当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课程实践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68

    引言

    创新创造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总的指导思想,推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工作。语言是一种工具,也是人们信息传递的载体,所以,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能够让知识在头脑中迅速地激活,广泛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要围绕着学生综合创新思维能力的促进和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进行学习建构的环境和条件。要能够不断地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探索和知识扩展。让学生能够独自掌控自己学习的过程,通过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掌控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小学课程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专注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更要强调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尤其是结合学生当前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深化学生的思想内涵,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认知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新观点、新看法,这一过程需要学生打破常规,基于自身体验形成独特的思考与理解,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以创新为依据,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学习中存在误区,并有意识地创新设计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即创新思维是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构建,学生在创新思考中能够形成分析、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创新能力基础。

    2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

    2.1教师缺乏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推广后,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不能转化自己的教学思路,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进行教学大纲中内容的教学,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将新课改的要求实施到教学中。这样导致很多教师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准备教案,创建教学情景。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

    2.2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有很多小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他们把更多中心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使得在进行教学之时习惯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多练习题目,多寻找解题技巧。如此,虽然能够让学生成绩提高,但是学生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3.1教师增加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对学生进行思维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对学生提问时,要知道问题的重点、中心思想以及能给学生带来的启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要做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教学设计上,要将课堂上的重难点总结出来向学生提问。有价值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让学生通过清晰的思维来对文章进行解读以及思考。

    3.2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多体现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多新的认识探索和发现方面。语文是一个学生不断探索总结和学习积累的过程,那么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的发展,首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注力,真正的投入进去,有自己的思考。这样他们的兴趣会不断地增强,给他们语文的学习,也积累了更多的成功经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目前的情况入手,真正探索出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可以主体性充分发挥。创新创造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有所依托,客观现实是人们进行创新,创造的基础和基本的素材,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离不开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扎实掌握,离不开他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主动建构,所以,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想法,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有更多的创新发现。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外部的学习动机,降低某次考试的难度,让学生们积累成功的经验,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兴趣培养中,多下一些功夫,多采取些有效的措施。

    3.3立足课本激发学生生活化思维

    教师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式。而且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语言的艺术,其出发点就是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将初中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活化,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对于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并不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语文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去对语文知识进行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学习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收获成就感,逐渐影响其他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华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42-43.

    [2]赵林梅.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6):37-39.

    [3]张丽娜.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