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教学目标与教材文本再构的课堂教学策略 |
范文 | 高粉琴 摘要: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材的研究与分析对课堂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对教材有了清晰的了解教师才能够合理的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阶段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教材,进行教材文本的再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用易于学生理解的语言提升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使其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方面都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材文本再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118 作为现代教育中一种新鲜的教学方式,文本再构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也正在本逐步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本再构就是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储备,对教材进行调整,将教材内容整合成符合学生认知、更利于学生理解的组合,让课堂的知识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有趣、语言更容易理解,课程环节更科学合理,使学生产生更多学习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更主动的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本再构的意义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完整的语言环境和良好的交流语境,如此学生才能实现优质的交际训练,提升英语的交际能力。另外,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新课标中也提出“教师要关注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养成。”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改善传统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书面理论知识的问题,当然也不是说单词、句式和语法的讲解不再重要,而是要加大体验式学习的比例,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中交流和实践的重要性,也让学生能够在沟通与交流中完成语言的学习,得到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花费很多功夫在课堂设计上,想要通过课堂中的丰富形式和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在我们的帮助中记忆下课堂上的全部知识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学习强度大,而且教学情境的设计无法实现对所有知识的全面覆盖,学生最后所能掌握的知识也并不多,教学效率极低。而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文本再构形式开展的课堂教学可以在课前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融合到同一个语境和模块中开展教学,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时的理解难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可以让原本独立的单词记忆融入到课堂的整体教学中,让原本不连贯、远离现实的教材情节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学生体会起来也更加容易,學生在课堂上的表达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更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会获得显著提升。 二、基于教学目标与教材文本再构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增加教学中语言体验的环节 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训练,只有在对话交流中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才能确保其可以更好的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更好的学会表达,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体验非常重要。 例如在学习陕游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材中Unit 4 (二)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标强调,教学的实践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应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在接近生活实际语言运用环境的氛围中开展英语训练。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进行陕游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材Unit 2 (三)充分利用语用资料 所谓文本再构就是对教材本身的超越,而这种超越需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以对话的形式来完成。由此我们可以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示范,以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前提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结合更多的教学资料开展拓展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料中学会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教授陕游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材中Unit 3 结语 基于教学目标与教材文本再构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拥有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收获到更多乐趣、减轻学习负担,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容易。这种方法还能让学生对教材有更清晰的了解,也能让他们对英语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完成学生自身内涵的重构。通过文本再构的形式学生能够获得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其英语语言表达与运用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整体增强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璐.如何解读教学目标与再构教材文本[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5). [2][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