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范文

    杨希颖

    【摘要】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着力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学指导活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效性,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33-01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是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完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达到高效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问题

    1.未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

    课堂教学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能把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无法有效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问题。例如,教师在解析语文文本时主要以语言知识与训练语文技能为重点,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唐诗宋词等古诗文教学中过于集中于解析字词句篇的知识,不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赏析古诗文的意境美,没能结合作者把古诗文的背景、诗人情怀等渗透其中。有的传承传统文化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中仅限于浅层次对文化现象进行解析,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例如,在分析朱自清、冰心、鲁迅等名家名篇时不能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碰撞角度进行文本解析,因此影响传统文化传承有效性。

    2.不能有效把握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与接受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从而发挥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的教育功能。但是,有些语文课堂并不能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没能通过传统文化的阐释解析促进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洗礼与熏陶,因此影响学生人文素养。例如,在《过零丁洋》的教学时,有些教师只注重对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进行解析,实际上没能引导学生感受文天祥舍生取义的人物形象,不能从情感、道德与理想的多种角度解析经典伤口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因此影响了学生对文天祥高尚品德和伟大爱因情怀的深入理解。而且当前具有消解文学经典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受“恶搞杜甫”插图影响,在当下初中语文学习中有随意曲解创作课本插图的现象,这侧面的反映出教师对传统经典内容解析不足,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情感共鸣,无法实现正确引导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方法

    1.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于对于促进学生解析文本,引导学生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重要的价值,这些传统文化内涵对于帮助学生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围绕着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需要,充分的借助故事、图画、视频形式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析,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的儒家、道家等思想精华进行深入解析。例如,引导学生在名篇《塞翁失马》的学习中体会辩证思想的精华。以及借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展示道家的清静无为情怀。第三,还要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行礼仪教育工作,例如,引导学生对文本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弘扬,让学生在“先天下之忧而忧中”受到良好的家国情怀熏陶。

    2.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师只有做好课堂教学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导,达到高效的在语文课堂进行语文化宣传与展示的目标。首先,要做好语文课堂的教学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养料的文言文学习中去,能够借助探究、合作与项目任务法促进学生合作共同钻研古文言文知识,能够借助一些古典名著的内容或片段让学生了解古文言文知识的趣味性,达到吸引学生学习主动性目标。其次,进行品读与鉴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例如,在《使至塞上》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经典诗句,引导学生对文学情景进行联想,达到形成学生深刻文学印象目标,促进学生体会古代文化特点目的。第三,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能够在丰满的人物形象中促进学生对古文內容进行解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例如,在《花木兰》教学时,引导学生更好从女性角度解读这一形象。再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石潭记》与《岳阳楼记》的对比中激发学生自主品读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文本的独特内涵,实现传递传统价值观目的。

    3.深入开展语文教学拓展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入的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实现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在进行语文文本解读的同时,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目标。首先,可以开民国学启蒙活动,结合语文教学、以及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古诗词等综艺节目,实现对传统文化现象的解析,着力在丰富的文化趣味活动中,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标。其次,及时更新语文教育观点,拓展语文教学现象,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传承,提高阅读教学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借助语文教学中的《论语》,引导学生对儒家小故事进行阅读,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第三,组织开展多样的语文文化活动,结合端午节、十五灯谜活动,以及其它文学书法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4.构建信息化的文化传播平台

    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还要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构建信息化与多维度的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平台。首先,借助微课与翻转课堂,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养料,促进学生自主在课下收集与学习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并且给学生提供课堂展示的空间。其次,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载体,推荐给学生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等,引导学生更好的结合语文课本学习相关语文知识,达到弘扬提升文学熏陶有效性的目标。第三,组织开展多种语文朗诵会、诗歌会与创作改变活动,围绕着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内容,促进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传统文化现象。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性,应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载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价值,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胡俊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2013;(19).

    [2]曾春晖.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江西教育.2012;(2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