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
范文 | 赵建风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同时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监督等多项职责。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手段也应有所创新,过去对学生强制性要求的方法已经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情感教育显现出了更多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的作用,同时对情感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22-01 引言 情感教育就是要求班主任用爱心、耐心去教育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这和过去严格命令学生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不但能够增进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对开展班级工作也能够起到良好效果。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一、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 1.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过去,班主任总是要求学生严格服从自己的命令,这使得正处在叛逆期的初中学生十分反感,不但得不到学生的配合,还造成了师生矛盾的升级。情感教育将班主任和学生摆放在了统一高度的位置上,体现了民主、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加强,获得了班主任的充分尊重,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被拉近,成为了朋友,有利于班主任进一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当今,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不仅应体现在教学上,更应落实于班级管理中。过去,教师将重心全部关注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活动,疏于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成绩与品德齐飞,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顺应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1]二、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分数已经不再是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合理评定。初中学生思想正在逐渐成熟,能否树立正确的观念,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教师、家长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程度。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入手,增强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摒弃自私自利的性格,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使学生认清自身价值,与外界进行良好情感沟通。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时不应采取强制的教学模式,应该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提高思想觉悟。 2.以学生为本。 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做出过激行为。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采用谈话、聊天等多种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在生活和教育方面疏导学生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班主任的关爱。班主任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情感疏导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种沟通和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感受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谈话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换位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听进班主任的劝导,在情感交流上突破心理屏障。[2] 3.以情动人。 为了做好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友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班主任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全面展现在班主任面前。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班主任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联合学生家长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3] 师生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维护班级教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班主任不能融入学生之间,学生不喜欢自己的班主任,甚至对班主任感到厌烦,都会严重影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效果。学生如果产生逆反心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会易与班主任发生冲突。如果师生之间的隔阂发展到这个地步,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于事无补了,甚至还会影响班级整体秩序。因此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在生活和學习上关心学生成长,放下姿态融入学生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有利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4.照顾班级里的特殊学生,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几乎所有班主任都喜欢学习认真、乐观懂事的学生,但是班级里不可避免存在特殊的学生,相比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被班主任忽视。特殊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家庭贫困生、身体残疾、智力有障碍、性格孤僻或者单亲家庭孩子。这些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缺少与同学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合群。这些学生更应该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如果对这些学生采取鄙视和放弃的态度,就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为了培养这些学生健康向上的乐观精神,班主任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帮助,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4] 5.选择情感教育时机。 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要选择恰当时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班主任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班会,在班会中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他人上进的同学,班主任应该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在这个时候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选择良好的教育契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更多关怀和理解。班主任在初中生教育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对课堂上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情动人,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民.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73-173. [2]程鸿.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1):14-14. [3]张贵林.论初中班主任的情感教育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2(6):161-161. [4]叶福香.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成功:教育,2010(12):148-1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