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急;紧急huǒjí jǐnjí【同】 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刻不容缓,须立即应付或采取行动,不能拖延的意思。 【异】 “火急”侧重于很急,含有须高度重视的意味;语义重些;有以着了火来比喻的形象色彩;多用于函电,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口语;常与“十万”、“万分”等词搭配;无构词能力。[例]河堤被冲垮,情况十万~,请速派人来救援。“紧急”侧重于情况紧张、急迫;语义轻些;常用于情况、形势、任务、时间、动作行为等,适用范围较大;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可以构成“紧急会议”、“紧急措施”、“紧急通知”、“紧急命令”、“紧急任务”等词语。[例]敌军的隆隆炮声越来越近,情况万分~。 【反义】 紧急—从容 舒缓
急;紧急jí jǐnjí【同】 都是形容词;都有紧、急迫之意。 【异】 “急”侧重于紧、促;语义较轻;可用于人、事;多用于口语。此外,还有多种意义:急躁,例如:“性子急”;急促,例如:“话说得太急”;突发的、猛烈的,例如:“急病”;“紧急”没有这些意思。还有名词、动词意义和用法。作为动词,表示赶快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例如:“急人之难”;着急,例如:“她急着去上班”;使着急,例如:“他还不来,真急人”。作为名词,指急迫要紧的事情,例如:“前方告急”;“紧急”没有这种意思。[例]这件事情很~,你赶快走吧。“紧急”是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许拖延的,侧重于时间紧迫、刻不容缓;语义重,多用于重大的事情、时刻;常含有危险的意味;不用于人;常用于书面语和较庄重的场合。[例]他被派去完成一桩~任务。 【反义】 急—缓 舒 慢/ 紧急—宽裕 宽松 从容
紧急jǐnjí急迫;不容拖延 △ ~转移|~疏散。 【同】紧迫 紧张
紧急jǐnjí〈形〉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不能拖延的:紧急命令│紧急情况│紧急行动。
紧急jǐnjí形势不容拖延。 【组词】情况紧急︱事态紧急︱紧急会议︱紧急命令︱紧急出发︱紧急行动︱紧急刹车︱十分紧急 【例句】为了表示情况紧急,他们还在信封上粘了一根鸡毛,成了一封“鸡毛信”。/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 【近义】紧迫︱危急︱紧要︱急迫 【反义】松缓︱松懈︱松弛︱缓慢
【紧急】非常急迫,不容拖延。如:情况紧急。 紧急
紧急燃眉 急切 迫切 火急 紧迫 急迫 紧急 急巴巴 事不宜迟 时不我待 时不再来 十万火急 急如星火 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火烧眉毛 风风火火 间不容发
紧急jǐnjí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许拖延。形容事情、工作、任务、战争、措施、命令、号令、信号、号外、警报、报告、消息、公文、会议、情况、情势、风声、时局、阶段、时期、时刻、关头和声音等。例如: ❶ 事情紧急了! 运璞,快走!(老舍、赵清阁《桃李春风》) ❷ 现在战争如此紧急,应是国民党全部实行三民主义的时候了,……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❸ 由于敌情万分紧急,上级拨来五十辆卡车,…… (魏巍《东方》) ❹ 另一种情形是突然风声紧急,就将有子弹来找你,炮弹来会你,……使你不得不扶老携幼,尝一下颠沛流离的滋味。(叶圣陶《“万方多难欲何之”》) ❺ 什么任务? 比救人还紧急? ❻ 上级来了紧急命令,让他们开到长阳去。 ❼ 一问,才知道是紧急警报。 ❽ 一听到有什么紧急消息,大家就自动地来到场院,看村党支部有什么布置没有。 ❾ 羽书是古代一种紧急军事公文。 ❿ 他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行动计划。 ⓫ 现在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急时期! (茅盾《子夜》) ⓬ 紧急的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显得特别响亮。(峻青《海啸》) ⓭ 你干吗紧急刹车? ⓮ 月色下群山寂静,愈显得这一小队马蹄声响得紧急。(姚雪垠《李自成》) ⓯ 当年他们搞游击队的时候,信上打两个红指印表示紧急,三个表示特急。(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紧急”可以跟有关形容词连用。例如: ⓰ 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 (吴伯箫《马》) 紧急
紧急急(机急;切急;告~;迫急;逐急) 火 军情紧急:羽檄飞驰 羽檄交驰 羽檄旁午 困难紧急:窘急 危险紧急:惊急 惊灼 凶险紧急:险急 十分紧急:火急 立马造桥 立马盖桥 立马追驹 立马追镫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眉急 燃眉之急 烧眉之急 然眉之急 特别的紧急和紧迫:特急 很紧急:孔殷 孔棘 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十万火急 (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许拖延的:紧急)
另见:情况 局势 形势 危险 险境
紧急jinji事情严重、情况急迫,不容许拖延的:~命令|~任务|采取~措施|情况十分~|全体队员~集合|大家~动员起来,投入抗洪救灾斗争。
紧急(同)危急 紧迫 要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