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丁咯地尔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范文

    王俊珊

    

    

    【摘 要】目的:对丁咯地尔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联合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择7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有患者41例,接受丁咯地尔治疗,对照组有患者32例,接受复方丹参治疗。结果: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流指标以及血栓素、血小板聚集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联合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丁咯地尔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塞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调。

    【关键词】丁咯地尔;糖尿病;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在糖尿病因素影响下,促发急性脑梗死,大多病情严重,发病时,患者的脑血流供应急剧减少,从而出现微循环障碍,以至于发生脑水肿、血管痉挛以及血管内凝血等各种情况,从而导致比较高的病死率[1]。因此,科学有效的选择治疗方式十分重要,丁咯地尔是一种常见脑血管治疗药物,将其运用于该疾病治疗中,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丁咯地尔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5月至20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联合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择7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1例,男性:女性=23:18,患者年龄区间[61,83]岁,年龄平均值为(70.26±2.34)岁。对照组32例,男性:女性=19:13,患者年龄区间[62,84]岁,年龄平均值为(71.34±2.51)岁。现将两组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包括平衡水电解质、稳定血压、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实时监测。

    对照组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每次用量20毫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采取丁咯地尔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每天一次,每次服用0.2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指标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式

    选用spss28.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则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其它疾病,使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就是其中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治疗难度大,且病情发展比较快。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中,复方丹参和丁咯地尔均属于常见治疗药物,其中,复方丹参属于纯中药制剂,具有保护心肌、安眠镇静的作用,但副作用大,容易出现过敏现象。丁咯地尔则是微循环改善剂,当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时候,能够对患者体内的红细胞以及微循环状况进行调节和改善,抑制血管的平滑肌以及血小板的聚集,提高神经传导的速度。并且,丁咯地尔还有着拮抗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脑损伤,保护患者的神经元。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丁咯地尔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流指标,以及血栓素、血小板聚集率等均明显更低,表明丁咯地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对患者的高凝状态进行改善。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联合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丁咯地尔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塞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调。

    参考文献

    王艳妮,李兴梅.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血栓與止血学,2018,35(3):245-246.

    王艳玲.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4):136-13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