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分解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范文 | 杜娟 刘志刚 吕洪艳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由国家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本文着眼于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實践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核心素的养成,针对框架中“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方面素养尝试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点进行了具体的解释。 【关键词】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学会学习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41-01 引言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组织学科专家和各个成员进行素养文献分析,首先建立了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2016年国家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框架。本文面向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针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方面素养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 一、核心素养分解指标体系构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将框架中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方面素养作为一级指标,将其中的8个指标点作为二级指标,提出了具体的24个三级指标,形成核心素养的分解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二、结语 本文着眼于高校中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研究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方面素养,对其进行了细化,提出了8个二级指标,24个指标点,并对各个指标点进行了解释。对于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素养培养提供具体的参照。该分解指标体系目前尚不完善,只是针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几项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仍需加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针对文中提出的分解指标体系的指标点提出更具体的表现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4期:10-23.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