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范文

    李瑜

    【摘要】情绪管理是指用心理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调适、缓解情绪,以保持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避免或缓解不当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实践活动。包括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理智控制、及时求助等方式。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更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关键词】情绪管理 设计理念 反思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77-02

    《情绪管理》是我校所用教材《高中生心理辅导》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情绪是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高中时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孩子的情绪反应、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加深,但情绪指标不稳定,控制力差。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情绪训练十分必要。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方面:了解情绪的定义及基本类型,认识情绪ABC理论和情绪调节方法;2.能力方面: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情绪ABC理论,或其他有效方法来调节负性情绪;3.情感方面:更多地了解良好的情绪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开朗的心境。为落实该课题的几个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情绪管理》汇报课具体教学设计

    1.猜成语,引入课题

    呈现四张有关情绪的成语图片,请同学们猜。成语分别是:怒发冲冠、欢呼雀跃、咬牙切齿、胆战心惊、号啕大哭。以此引入今天的课题《情绪管理》。

    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课题是有关情绪的,现在我给大家呈现几张图片,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对于形容情绪的成语的积累,来猜猜图片内容形容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理念:好的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兴趣的金钥匙。创设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画面,一堂课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以这个理念为指导,我依次呈现跟情绪有关的图片,并且在一旁给他们提示: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以往我们学过的成语,有哪些是形容图片上的这种感觉的?说一个就行。情绪是我们每天都会有的,喜怒哀乐如影随形,学生并不陌生,但都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所以,呈现图片给了学生一个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兴趣,跟着我的引导进入课题。

    2.图片展示,整体把握(定义、种类)

    同样地,我呈现了两幅情绪相反的图片(快乐、悲伤),一幅是李娜夺冠的图片,一幅是刘翔失利的图片,请同学们通过图片来总结出情绪的定义。

    师:我们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情绪,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两幅图片讲的是什么样的情绪?然后我们来总结什么是情绪。

    设计理念:情绪是复杂多变的,明确情绪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基于这个理念,我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带着我给的问题(什么是情绪)思考几分钟,并且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自行总结情绪的定义。看图说话是最能激发人的思维的,小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情绪的认识。同样地,我通过提问题和图片呈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常见的情绪有哪几种。

    师:那么情绪就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紧接着,我继续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些许情绪的变化,那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绪有哪些呢?

    生:快乐、悲伤、愤怒、恐惧……

    我用幻灯片呈现了六种情绪的图片,帮助学生总结常见的情绪有哪些。

    师:听完你们的发言,再结合这些图片,我相信同学们都了解了常见的情绪有哪些,它们分别是: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讶。

    3.情景模拟,引出重点

    在这个环节,通过一个情景模拟,请学生们置身于该情景中,思考自己在遇到不同情景时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情绪体验?

    (情景1)师:你一手捧着自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好的模型准备去参加学校举行的创意模型大赛,另一只手里攥着妈妈刚刚给的零花钱,这时钱掉地上了,于是你把模型放旁边的凳子上,然后弯腰去捡地上的钱,当你准备起身的时候,眼睛瞄到凳子上被坐瘪的模型,这时候你最真实的情绪体验和想法是什么?

    生:愤怒、生气、……

    (情景2)师:当你起身后,发现坐在你心爱的模型上的是一位拄着拐杖的盲人,这时候你的情绪体验又是怎样的?

    生:伤心、难过、无奈、同情…….

    师:同学们通过把自己置身于这两种不同的情景中而让自己体会到了情绪是如何产生并且变化的,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重点,情绪ABC理论:

    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

    B、个人对A所形成的信念、看法 (belief)

    C、个人对A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consequence)

    设计理念: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情绪的产生及变化过程。

    基于这个设计理念,我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这个情景,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模型,但同时我考虑到小部分学生由于对模型不熟悉而不会有很深的感触,所以我告诉大家可以把模型换成任何自己珍贵的东西,在第一幅场景呈现完之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此时的情绪,大都以愤怒为主;在第二幅场景呈现完之后,同学们再次表达的情绪是以难过、同情、无奈、释怀等为主。通过这种情绪变化前后的对比,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同时还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各种情绪产生时的状态,从而引出这堂课的重点:情绪ABC理论。

    4.情绪分类,有效管理负性情绪

    設置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情绪如何产生、如何变化,那么哪些情绪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呢?在遇到负面情绪时,我们该怎么去管理呢?请同学们大胆讨论,并且在自己的本子上分类写下正性情绪词与负性情绪词,并介绍自己管理负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接着请个别同学分享,教师总结。

    正性情绪词:高兴的 快乐的 积极的 热情的 ……

    负性情绪词:愤怒的 悲伤的 恐惧的 懒散的……

    师:在我们了解了负性情绪大致有哪些之后,那么,我们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负性情绪呢?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跟其他同学分享的呢?

    生:跑步、打球、听音乐、大哭一场、倾诉……

    师:对,基本上就是你们所讲的这些,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

    a.合理情绪疗法,学会控制情绪。(以情绪ABC理论为指导,改变个人对事件的信念和想法,即调适认知、理智控制)

    b.合理发泄情绪。

    ①哭——适当地哭一场;

    ②喊——痛快地喊一回;

    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心事;

    ④动——进行适当的运动。

    设计理念:从了解情绪的产生到情绪变化,再到区分正负性情绪、如何管理负性情绪,循序渐进,最终让学生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

    基于这个理念,我首先给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这个过程也让他们反思自己平时正性情绪多还是负性情绪多,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正性情绪有哪些词,让自己多向正性情绪靠拢,少点负性情绪。在汇集了负性情绪词后,请他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平时管理负性情绪的方法,并跟全班同学分享。

    5.视频结尾,画龙点睛

    在课堂结束之时,我放了一个两分钟的视频——《踢猫效应》。

    师:在我们今天的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给同学们看一个两分钟的视频,叫《踢猫效应》,让大家更加了解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糟糕影响,日后学会管理自己的负性情绪。

    设计理念:同学们已经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从整体上感知了情绪的产生和变化,也学到了如何管理好自己负性情绪的方法,最后以一个视频让学生更加了解负性情绪的影响,并学会如何去管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基于这些理念,我在课堂的最后放了这个视频——《踢猫效应》,让今天所学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迅速过一遍,加深对情绪管理的印象。

    总的来说,在本课题的设计中,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辅以图片、视频提升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从情绪的定义、种类以及如何产生情绪,再到正负性情绪的分类,最后总结如何疏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层层深入,紧扣主题。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措施

    1.课堂的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我一直秉承着学生能在心理课上学到知识、并且得到放松的理念备课、上课,所以,每堂心理课的氛围都很轻松,学生也是畅所欲言,但有时候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超出了本堂课的内容,这时候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回归课题,这点我做得不够好,需要加强对课堂的管控能力。

    2.书读得不够,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读书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事,心理老师也需要多读书,不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书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对于知识的领悟也能更透彻,这样传达给学生的知识就会变得更广博。而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老师还可以更多地给学生讲解遇到过的案例,让上课形式多样化、课堂内容丰富化。

    三、结语

    总之,在这节汇报课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情绪管理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思考和领悟情绪的产生、变化以及懂得如何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知不足而后能改”,我将更加虚心好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心理辅导指南(教师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2]范剑南.穿越时空遇见“你”—国家级立项课题结题汇报课《黄鹤楼送别》教 学案例.考试周刊.2013.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用书.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4]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