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序方才有效 |
范文 | 赵栋 【摘要】新课改融入教学的今天,我们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策略,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全面培养学生做人所必需的语文素养,作文写作一直都是语文学科当中的难点,也是许多学生为之头疼的难题,怎样才能让大家在文章中融入真实情感,怎样才能让文章井然有序,是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从课堂教学实效性观点入手,探索作文有序化教学,从而达到课堂语文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实效性 有序化 【课题】课题名称:《新课改下高中作文“有序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GS【2015】GHB133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093-02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需要学生们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步骤来完成认识知识、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到创造表达的整个过程。写作也就是所谓的创造性表达的最直接方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是近几年改革后的作文体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表达的空间,能够让大家的表达更具备个性与创意,让写作多了几分生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尊重每个独立个体的真实情感表达 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明显特征来自于个人能否自由发展,能否有百分百自由自主的空间来尽情展现与发展自我。所以说写作也是如此,要想每个独立个体有自我的發展,那就应该给予每个学生足够自由的想象空间畅所欲言。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才能有机会展现,个人情感才能融入文章,一篇作文才能具备灵魂。情感是文章的筋脉,是文章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所以说,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勇于突破自我,勇于个性表达,勇于想象创意。对于老师来说,也不再是课堂写作的死板规定者,而应该是引导学生激发情感的领路人,能够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建议与评论。 作文本就是经历某种人或事物后,所要表达的方式,它本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大家体验人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让写作有根不飘。我们鼓励学生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我理解后的善恶好坏、是非对错,用自己的思想去体味人生,用自己的笔去勾勒人格。 举例:我们用最真实的情感来书写发生在身边的事,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都是寄宿,远离父母,只有周六日才能与家人团聚,距离遥远的可能几个星期都见不到父母。我们为何不用这最真实的情感突破口来进行写作呢?作文标题自拟,文章形式不限,围绕亲请这一话题自由发挥,给予学生写作最大的空间与自由。 二、强化有序、有效的训练 有序化写作教学,就是要给予整个高中三年的写作教学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如同理论知识的大纲,用规范化科学化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写作水平,当然在具备了规范化的整体训练体系为先导的前提下,还应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训练,让写作教学理论与实际高度融合。 例如一篇文章的写作,我们可以不限制大家的风格,也不限制哪种文体,是可以随心有感而发,但绝不是随心所欲不做推敲,最后成文“四不像”乱写一气,无序的训练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不仅不利于写作的培养,还会让大家养成坏习惯。 第一步,我们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金典篇目,能够对典范文章有深入理解,从感性上了解文本布局谋篇,写作手法与技巧运用,吸取存储一些经典的好比词好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第二步,找出大家写作的共性弱项,进行强化练习,比如:最基本的单位语言训练,对美文的鉴赏能力,修辞手法的应用,开局收尾的精炼,排比前后呼应的技巧,进行经典篇目的仿写续写,重点训练大家的组句成段,内容描写的整体布局与枝条线索的丰富,从总体但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构架,有意识运用仿句、扩写等训练出来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自我的写作能力,在加之自我的情感融入,让作文有的写有话可说,有条理有依据,初具风格。让大家乐于写作而不是强行要求,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家爱写作的好习惯。 第三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喜好,切入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恰当有序列的题目进行训练,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有序的训练模式来展开:第一,用一个话题作文来初步了解大家的写作水平,而后再让大家自由发挥写第二篇作文,对每个独立差异个体有较全面的认知与了解。第二,按照记叙文、议论文、散文三个由浅入深的序列展开层次化训练,初级层次从记叙文开始,中级层次则直接从议论文写起,每一章序列我们计划写四但五篇。从内容话题来说,一篇:关注人生;二篇:关注生活;三篇:关注社会;四篇:关注自我;五篇:畅享未来。循序渐进中得到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素养的升华,再到自我意识的抒发,最后创新想象。 三、思维训练与积累,让文章有理有话 写作是一种从无到有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许多学生经常出现的写作问题无非就是思维混乱没有条理、内容枯燥缺少细节、文不对题胡编乱造、前后不搭逻辑不通,胡乱借鉴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凌乱,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一个共性点,那就是思维构建不达标。语言贫乏也就意味着思想贫乏,文本凌乱也就意味着思维混乱。所以说我们要让大家学会有序的积累与思考,让思维构建有有枝、有叶、有根、有魂,我们可以序列化分四点来加以积累思考: 第一点,每天都有收获积水成河。作文写作就怕河中没水,水从何来?源头有很多,就在乎于我们有没有引导学生去积累去开发,从生活中、阅读中,写作的水源取之不尽,只在于我们开发了多少,解读了多少,存储了多少,转化了多少。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开凿挖渠引流,从身边做起,从不同的渠道汇聚成河,最终融会贯通,源远流长。 第二点,片段化小作文模式,文不在多精心则灵。这是提高作文语言档次的捷径。 有时候一个精彩片段,要比一篇啰嗦的长篇大论更有价值,精炼文字是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也是文章水准评价的重要编制。例如文本的开局段落,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借助各种句式灵活运用,比如:疑问中设问句、反问句,否定句中多重否定句,整句中排比句、对称句等等。在进行仿写过程中,让大家多多尝试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即增强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夜锻炼了大家的文笔。 第三点,循序渐进一个学期一种文体训练,强化能力的培养。从初中步入高中,处于过渡期的学生,应该从记叙文入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知思维规律的提升。而进一步的议论文则需要论述道理,尤其是自我理解的观点表达,当然议论文中文也不缺少记叙文的基础表达。 第四点,师生知识面的拓展。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止步于图书馆、 杂志、报刊,而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移动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掌上阅读,让我们积累的小河汇聚成江,融入大海中遨游。接收最新鲜的资讯,掌握世界的动态,每次开课前,我们拿出一个热点话题进行讨论,让大家带着兴趣活跃思维,拓展自我的思维广度,同时实现实效积累。 总结 写作能力水平的提升,需要有序化的完整作文教学培养体系,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学,仅限于小学时期的写日记,读后感,命题作文,还缺少一种全面体系化的写作教学大纲,也只有制定完整的写作教学体系,有序方才有效,老师教得有理有据,学生学得条理清晰,从难度上、层次上、格式上、思维上,有一条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教学计划,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实效性,学生才能摆脱写作的困扰,才能写作自我写出风采,敢写会写有的写。 参考文献: [1]项上力.浅谈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J].新文学社.2016(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