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问题从孩子的头脑中迸发 |
范文 | 田志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90-02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不想提问、不敢提问、不善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但如何才使学生“不懂了”,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 下面就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58页“美丽的森林—用数学”中的一些课堂教学的片段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上问题。 案例描述 片段一:森林里的數学问题 课的开始,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美丽的森林,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大森林里去游玩,你们想参加吗?”孩子们一听要去大森林里玩,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大声喊:“想!”这时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看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活跃起来,有的情不自禁地说出来,“哇!有好多小鹿”、“小猴子”、“小鸭子呢”。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吗?” “喜欢!” “不过,小动物们可要请你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呢,你们能行吗?” “行”! “我们先去看看草坪上的小动物有什么问题吧!” 其实,就是一张漂亮的图画,就是教师热情洋溢的几句话,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学习境界。 接下来,画面转换成“小鹿图”,课件出示9只小鹿,“数一数有几只小鹿?”孩子们快速准确地数出有9只小鹿,“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随后课件演示跑掉了3只,还没等我提问,孩子们就抢着说:“跑掉了三只小鹿!”“你们能帮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说要帮小鹿提问题,孩子们可喜欢了,“老师,我来,我来!”我的目光停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平时她不怎么爱说话的,今天也举手了。那好,让她来锻炼锻炼吧。 “草地上原来有9只小鹿,跑掉了3只,还剩几只?小女孩的声音挺响亮的。” “你的问题提得真好!”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小女孩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在后来的学习中,她的发言更积极了。 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满足学生的热情的学习方式,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汇报中,我不禁要为学生的发言喝彩。 生:我们小组是用减法计算的,算式:9-3=6。 师:根据他的回答你们想对他提什么问题? 生1:你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呢? 生:因为原来有9只小鹿,跑掉了3只,要求剩下几只?就是从9里面去掉3,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师:还有不同的问题吗要问吗? 生2:9-3=6你是怎想的? 生:因为9可以分成3和6,所以9减3等于6。 生3:你为什么要减去3,而不减去6呢? 生:因为是跑掉了3只,要求剩下几只?所以要减去3。 生4:9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9表示原来的9只小鹿,3表示跑掉了3只小鹿,6表示还剩下的6只小鹿。 我不仅对小组长吴崇先的镇定自若、对答如流感到骄傲,更为孩子们提出了层层深入的问题感到欣喜!正是在这一问答中,孩子们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片段二:小棒中的数学问题 游戏前老师把游戏规则告诉学生:一方边摆小棒边提出问题,另一方根据对方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先由老师与学生玩,再由学生与学生玩。我先是激励他们:“谁愿意当我的小伙伴和老师一起玩?”大多数学生都很想跟老师玩,我邀请了一名学生上台和我一起玩,玩的时侯,提醒其他学生看我们怎么玩,老师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说:“我先摆了3根小棒,又摆了6根小棒,请问一共摆了几根?”学生很快说出:3+6=9,一共摆了9根。师:我摆了9根小棒,拿走了2根,还剩几根?生:9-2=7,还剩7根。这时,在下面看的学生已经坐不住了,都想来玩一玩,我便让学生拿小棒,同桌互相玩。接着,整个教室像炸开了的锅。 片段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学生充分解答玩小棒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后,我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刚开始,教室挺安静的,渐渐地有两、三个孩子举起了手。 生1:妈妈买来了4个苹果,爸爸又买来了5个苹果,一共买来了多少个苹果? 生2:4+5=9,一共买了9个苹果。 师:这个数学问题提得不错,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可能是受到前一个学生的启发,孩子们又争先恐后地抢着要说。 生3:冰箱里一共有6个梨子,被我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 生4:6-2=4,还剩4个。 生5:鱼缸里有5条鱼,死了2条,还剩几条? 生6:5-2=3,还剩3条。 生7:树上原来有8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剩多少只? 生8:8-3=5,还剩5只。 生9:公共汽车上原来有5个人,又上来了4个人,现在车上有几个人? 生10:5+4=9,有9个人。 生11:7支铅笔被我削掉了2只,还剩几支? 生12:7-2=5,还剩5支。 …… 孩子们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想说。这时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案例反思: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在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一开始,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资源,创设到“森林旅游”这一情境,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情景:有9只小鹿,跑掉了3只。喜闻乐见的动物、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自主地提出了问题,积极地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那个小女孩也积极地发言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我想,这就是情境教学给数学课堂所带来的变化吧! 2.教师自己要有数学的视角,并能善于利用和创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这节课在这方面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不仅在例题中落实,而且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玩小棒、提问题”的活动,既“解放”学生的双手,又让全体学生都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不仅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也培养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野观察生活的眼睛,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的头脑,同时,又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